凤台:精准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

编辑日期:2021-05-06 16:54信息来源:融媒体中心作者:徐艳友责编:耿文娟阅读次数:字体【  

  暮春,暖暖的阳光斜射在店门前一片不大的空地上,陈在正一边“摆弄”着面前的电动喷药机,一边笑容可掬地同坐在对面的村民闲聊着当前的生意。
  不一会的功夫,陈在正一按电钮,喷药机哒哒地响了起来。“好了,五块钱。”他伸出五个沾满油渍的手指憨笑着说。
  陈在正是凤台县钱庙乡陈圩村的一名脱贫户,因小腿天生弯曲而终身残疾。五年前,在外漂泊数年的陈在正回到家乡,家中老房子早已年久失修没法住人。村里得知情况后,不仅为陈在正办理了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了危房改造,还鼓励他增强生活信心,靠自己的双手摘掉穷帽子,并带着他参加市县举办的家电维修实用技术培训,帮他在村里的小街上租了一间店铺开办了这个家电维修店,家用电器、电动农具、电子玩具,在他手里都不在话下。“现在俺每天都有活干,一天下来,能挣个百儿八十的。党和政府照顾俺,俺不能有依赖,手里有技术,就出点力,多靠靠自己。”陈在正布满皱褶的脸上舒展着幸福。
  “我每天一有时间都来看看,就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拄着双拐的余中良,望着春风里茁壮成长着的蜜薯苗,眼里含着幸福的光。
  现年55岁的余中良是淮南市阳光助残工程中被扶持的重度残疾人。“以前在家里什么也做不了,几年前政府给俺买了辆残疾人电动车,并鼓励俺参加县里举行的培训班……”余中良学习了蜜薯种植技术,创业的激情也被点燃。几年来,余中良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创办的皖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凤台县岳张集镇小刘村流转土地500亩,采取“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对残疾人或贫困户免费或优惠提供试种成功的农业科技产品种苗,并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和帮扶。眼下,余中良又拓展思路,建立了电商平台,线下种植、线上销售,带动周边近200户贫困户和20户残疾人家庭,摘掉穷帽子,奔向新生活。
  “我的龙虾质量好,订购价比周边每斤能多2元呐,这一季下来,就能多挣好几千元。”当下正是小龙虾上市的季节,凤台县刘集镇肖庙村徐翠翠的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工人们每天都忙个不停。徐翠翠是一位重度肢体残障人士,在县残联的扶持下,流转村里的200亩土地,种植芡实、莲藕并套养龙虾,年收入20余万元,还带动了本村和周边村的8位残疾人参与就业创业,人均月工资收入3000多元,实实在在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对于徐翠翠、余中良这样踏实肯干的残疾人,我们都会建立帮扶联系机制,跟踪服务扶持,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更多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凤台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张颖介绍。
  凤台县在推深做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按照“平等共享”的扶残助残理念,为残疾人解决好所愁所盼问题,对全县有就业和创业意愿的残疾人加大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和覆盖面,开展了电子商务、种养殖、插花、剪纸等多个领域的实用技能培训,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到本领,掌握技能,融入社会,提升价值。仅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期,培训残疾人150名,为19名有就业求职意愿的残疾人进行了求职登记,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搭建桥梁。对发展种养殖、进军电商领域、有一定规模的残疾人进行就业直补,目前全县共有582名残疾人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共发放补助资金35万元。对缺资金、缺资料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千人千元”“残疾人就业扶持”“阳光大棚”等帮扶项目,为他们送去资金、生产资料、劳动技术等,发放项目扶持资金38.5万元。
  “让更好的优惠政策和帮扶项目惠及到更多的残疾人身上,让他们享受到平等共融的生活发展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身价值,成就自我理想与尊严,是提升他们底气和信心的重要保证。”张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