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综合防治2023年工作进展】凤台县生态环境分局关于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3-08-10 16:55来源:凤台县生态环境分局
【字体:

今年以来,县生态环境分局在市生态环境局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和新的形势,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紧紧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全力落实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县域环境质量得到稳步提升。根据安排,现将今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入推进“五控”措施落实,巩固空气质量“退十”成绩,有了新成效

截至目前,PM2.5浓度41.71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市第4,同比下降9.7%。优良天数比例79.8%,排名全市第3,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臭氧浓度134.9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市第1,同比下降13.5%。在全省59个县(市)PM2.5浓度排名中位于第43位,位次稳中有进。一是持续开展控尘专项行动。加大对在建工地的巡查力度,发出大气巡查通报7期,督办通知2份,联合县督查考核办开展巡查通报,对有关责任部门下发督办通知。巡查通报及时报送至县委、县政府。二是开展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对涉气企业的巡查、检查力度,30家涉VOCs企业已完成第一轮活性炭及过滤棉更换工作。强化加油站管控,完成清单内29家加油站检查。建立上风向企业管控清单,开展清单内企业检查63次。三是制定《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生态环境分局2023年秸秆禁烧包保工作方案》。利用县环保工作微信群及时推送工作信息。坚持日巡查。县监控中心24小时值守,实时监控,及时推送秸秆焚烧现象多起,为乡镇第一时间处置争取时间,取得良好效果。全县午季禁烧期间没有发现卫星火点。四是持续推进砖瓦建材行业规范运行。对全县18家在生产的窑厂酸碱池pH值进行一轮检测,确保进口池、循环池处于碱性状态,强化日常巡查监管,推进各窑厂严格按照最新地标达标排放。五是开展柴油货车、非道编码登记工作。配合开展路检路查,检查10辆柴油货车,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4次,38辆。持续做好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编码登记工作,在日常巡查检查工作中发现未喷码登记的非道及时督促责任单位进行申报,顺利完成市局下达的非道编码指标任务。

(二)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保证水环境安全有了新保障

持续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力度,开展全县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对全县城乡饮用水源地开展了全面排查,制定了《城乡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改清单》,交办并完成整改饮用水水源地围网破损、航标损坏等问题十余个。积极推进取水口上移工作。定期开展巡查,进一步推进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常态化、规范化监管。不断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监测力度,做到每月监测。加强信息公开。上半年,我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对县域入河排污口开展全面、深入排查,制定《入河排污口问题整改清单》,限时推进整改。多部门配合,多次利用降雨天气,采用“四不两直”的检查方式,对张集矿、顾桥矿等重点排污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查处。加强入河排污口工程类问题整改,城区内环雨污管网改造工程恢复施工并取得积极进展;对顾桥镇临淝村排污口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质改造,现工程主体及管网已完成;定期检查、通报邱家沟、姚家湖入河排污口超标问题,目前,在排污口实现截污纳管的基础上,推进集中屠宰场建设,现已完成用地选址,土地性质变更,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进一步加大西淝河闸下国控断面上下游巡查和水质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上半年,西淝河闸下考核断面水质达标。

(三)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强化监管“双招双引”有了新变化。

一是深入推进农村“四项任务”实施。强化生活污水治理。印发《关于下达〈2023年度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项目工作任务〉的通知》及《评估验收办法解读》,目前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已全部开工进行建设;杨村镇等6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项目建设任务,除李冲乡已确定实施方案,计划近期进行招投标外,其余乡镇场站建设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管网铺设;对纳入我县农村黑臭水体清单的39条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排查,取样检测。印发《凤台县农村净水攻坚行动方案》。19条黑臭水体已全部开工进行治理。强化过程监管,按周对工程进度进行调度,每月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并对建设滞后的项目进行通报,推进项目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加强土壤和固废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回头看工作,刘集化工厂污染治理项目稳定达标。原福利化工厂场地土壤调查已通过了专家评审;对已纳入整改调度系统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问题拟调出存在问题台账点位进行现场核实,严把固废监管,完成跨市转移备案78家,市内转移备案47家,建立综合利用单位清单,完成20家综合利用单位管理台账建立。严格做好危废监管。全县43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已全部完成备案,开展废弃危化品排查整治工作,安徽赛乐普制药有限公司已完成整改。三是扎实做好“双招双引”工作。市局下达分局的2023年生态环保领域投资项目金额为3.5亿,现统计入库金额1.78亿。目前已完成实际投资4.7亿。积极推进2023年3个项目新能源环保产业项目入库,投资总额52.3亿,分别为中环新能源光伏产业基地项目一期、二期投资约40亿元。安徽乾景元隆新能源有限公司1GW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项目投资7.3亿。安徽乾景宇辰新能源有限公司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投资5亿。新能源光伏产业基地项目三期、四期项目投资86亿,分局将继续跟进项目进展。

(四)强化执法监管,切实提升执法水平有了新举措

一是保持违法惩处高压态势。创新机制,建立生态环境稽查工作制度,通过稽查发现环境违法问题,现已立案查处1起;扎实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出动执法人员350余人次,检查企业140余家次,开展本部门“双随机”抽查22家次;开展联合抽查2次,检查企业8家。对排查出“散乱污”企业2家,已落实“两断三清”措施。充分发挥“5+2”、“白加黑”精神,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发现焚烧现象第一时间联系相关乡镇进行处置,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核查。已立案查处2起恶意焚烧秸秆案件。组织召开全县砖瓦窑行业整治工作推进会,帮扶砖瓦窑企业落实新地标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结合自动监控、视频监控等非现场检查方式开展砖瓦窑行业新地标大气污染排放限值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对18家砖瓦窑企业开展排查,发现5家砖瓦企业存在环境问题,3家砖瓦窑企业已完成整改,对2起环境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罚款25.86万元。建立《重复信访清单》,截至6月底,受理环境信访285件,同比上升116.8%,办结率100%,回复率95.27%,化解积案7件,分局领导带案下访18件,较好地完成了环境信访处置工作。立案24件,行政处罚26件,罚款112.11万元。二是加强噪声监管。全力做好中高考禁噪工作。加强禁噪巡查,对考场周边建筑施工工地、工业企业全覆盖巡查,及时办理涉噪声信访;指导企业合理调整噪声、刺激性气味排放的作业时间,出动执法人员42人次,发放禁噪通告320份,巡查考点16家次,巡查考点周边建筑工地4家次,巡查考点周边相关企事业单位5家次,消除噪声污染隐患4个。三是认真开展结对帮扶。认真落实“一改两为”要求,积极做好对辖区内企业的“三送”服务,组织政企恳谈会议4家次、全方位环保“体检”6家次、帮扶指导整改18家次、开展环保法律知识讲座1次、强化回访跟踪服务10次,树立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执法形象。四是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完成噪声、水质、大气等污染投诉监测工作;完成了每月一次西淝河闸下水质、饮用水源地水质、永幸河入淮口等水质采样监测分析;完成了凤台县污水处理厂、煤矿企业、医院等污水处理总排口水质监督监测工作,为监管执法提供有力支撑。

(五)全力以赴积极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有了新进展

持续做好第三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多次召开多部门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凤台县贯彻落实第三轮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及时调度进展,目前涉及的33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0个,并通过市级验收,剩余23件按序时进度推进整改。积极开展自查。制定《凤台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属地和行业主管部门深入开展排查,整改工作。截至6月底,排查上报问题75件。狠抓重难点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建立重点问题汇报-交办-督促工作闭环,建立整改工作台账。推进邱家沟、姚家湖、开发区截岗沟等黑臭水体重难点问题整改。

(六)积极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了新提升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度。认真把好新、扩、改建项目的环评审批关。开辟绿色环保新能源项目和企业快速审批通道,提高环保审批效率。截至目前,审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16个,其中报告书项目4个,报告表项目12个。指导企业在网上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26个。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控新污染源产生。扎实做好排污许可证核发及证后管理工作。完成了5家简化管理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延续申请,6家简化管理企业的变更申请,2家简化管理企业的重新申请,新增了5家简化管理企业,现场指导企业排污许可相关工作29次,66家企业整改。督促37家重点管理企业完成2023年第一季度排污许可季报,完成辖区内74家企业年度执行报告提交任务。全县795个固定污染源已纳入监管范围。组织指导全县45家企业参与省、市环境信用评价,帮扶4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指导35家企业完成2022年度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填报。跟踪服务好中环等新能源环保领域投资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服务经济社会进展大局的深度、广度和精度。

(七)持续开展环保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有了新局面

一是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周、科技活动周、雷锋日宣传活动。现场分发节能环保、降碳减排、最新环保法等宣传册2800余册,环保袋1500余件。结合线上宣传,积极参与“阳光热线”环保主题宣传节目。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开展道德生态教育进校园、清扫街道垃圾、植树节种树等志愿活动。结合普法教育宣传工作,对片区内企业开展“送法暖企”活动9次,出动执法人员26人次,进企业宣传最新扬尘污染防治法、“以案释法”召开砖瓦窑整治专题会议,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二是利用县党校青干培训班进行“双碳”知识讲授。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信息报送,完成报送各类环保工作和宣传信息十余篇。全社会关心支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越来越浓。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PM10问题反弹严重。今年以来各项空气质量数据均有大幅改善,但PM10呈现增长趋势,同比恶化明显。一方面是工地、道路扬尘污染严重,部分工地未能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道路日常洒水频次不够,易起尘;另一方面是问题整改不到位,行业主管部门存在松懈心理,对于通报的问题未能有效彻底整改,且部分问题多次通报仍不能整改完成,造成严重的扬尘污染。大气污染防治“五控”部门联动有待加强。个别部门积极主动性不足,在处理环保问题时过于简单,针对污染问题不能举一反三,造成问题反弹,尤其是淮河大桥南侧幸福河湖淮河水源地整治项目,大量物料露天堆放未苫盖,出入口积尘严重;五馆西侧临时堆场,物料未苫盖,且持续有物料进场。今年以来,市大气办巡查发现扬尘污染问题45个,22个复查问题整改不到位,问题整改到位率低,严重影响我县在全市的月考核排名。秸秆禁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乡镇在秸秆堆场的管控上存在松懈心理,防范措施不到位,导致出现堆场着火情况,上半年被省里通报了2处热异常点。火点处罚问责力度不足,少数秸秆“四离一集中”未能落实到位,仍有秸秆堆积在田边、路边,出现秸秆零星焚烧现象。个别乡镇秸秆禁烧的宣传力度相对往年有所减弱,驻田值守不到位、禁烧巡查频次减少、问责力度不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能力建设不足。全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重,人员少,对比周边县区缺少专业技术团队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再提升难度较大。在去年我县PM2.5成功退出全省后十位以后,部分单位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所松懈,没有持续的投入人力物力,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

(二)入河排污口监管仍需加强

部分入河排污口不能达标排放。上半年,姚家湖排涝站混合入河排污口、邱家沟入河排污口、顾桥临淝村入河排污口等排口水质超标。邱家沟和姚家湖排涝站混合入河排污口问题主要是由于始建年代较早,最初主要用于排涝功能,随人口逐渐聚集,沿沟居民生活污水未能有效收集排入沟内,尤其是随着民族村屠宰行业的兴起,加剧了邱家沟沟内水质恶化,造成近年来水质超标。部分工程类整改问题有待加快推进。如城区截污纳管工程尚未完工,金凤凰小区排污口仍有雨污混合水外排淮河;邱家沟、姚家湖入河排污口排污问题须加快推进解决。城区内环几个排污口问题涉及工程整改主要由于资金问题造成工程迟迟未能完工。西淝河闸下断面水质未能稳定达标。从整体情况看,上半年,我县西淝河闸下断面水质达标(平均数),但5月份化学需氧量超标,仍需进一步对断面上下游进行污染源排查,做到有针对性精准治污。国控断面部分月份水质超标原因主要是我县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位点位于西淝河闸下外口由于西淝河闸长期关闭,水体流动性差,容易引起有机物聚集致使水质异常,加之丁家沟毛集方向来水时有超标经禹王排涝站排放,对西淝河闸下水质影响较大,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今年5月份西淝河闸下断面水质超标。饮用水源地部分问题尚未解决。尤其是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取水口上移和城区备用水源建设问题,都是省、市通报问题,亟须加快推进解决。饮用水源地取水口上移和备用水源问题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菱角湖排涝站存在年代较早,是县主要排涝沟,随着沟两侧污染源趋于集中加之配套管网不完善造成菱角湖水质时有超标已不能满足目前饮用水源地新的要更高监管要求;备用水源问题也是由于城市扩张、人口密度集中造成原有备用水源供水量不足,不能满足新的备用水源要求。

(三)污水处理设施不够完善,新能源环保产业和生态环保领域项目投资谋划信息共享难

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运行问题。刘集镇高潮社区污水处理设施主体破损,影响正常使用。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之后,因交由乡村两级管理,缺乏运维专项经费,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运维管护,设施不能定期清理保养,导致运行效率较低。尚塘镇、杨村镇、大兴镇、钱庙乡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项目,因政府融资贷款进度缓慢,管网建设进度缓慢;2023年政府驻地李冲乡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项目因前期设计方案反复变更,6月份才最终定稿,目前尚未开工,正在进行前期招标。生态环保领域投资项目涉及部门较多,部门间缺乏信息共享渠道和机制。在项目谋划、实施阶段,难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尤其在项目前期信息填报的过程中,倘若未填报环保行业代码,无法纳入生态环保领域投资,将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十分被动。

(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压力大

部分重难点问题整改压力大。李冲乡邱家沟排涝站混合入河排污口暨李冲乡屠宰污水处理问题是河湖长制和市级自我排查发现的涉及入淮排污口的问题,目前虽然已采取了临时工程措施和生态净化措施,切断了上游排污和排污口水体净化,但李冲乡肉牛羊屠宰产生的大量废水,临时靠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仅是权宜之计,目前建设规范化的屠宰场和污水处理站进度较慢,主要是由于李冲乡位于自然保护区,选址后,调规报批周期较长,现仍有污水排入邱家沟,年内完成整改难度较大。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和反馈问题整改验收工作进度不快。在去年的省环保督察工作中,有近半数信访件的整改验收是在12月份完成的,在当前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中,这种情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都是需要反复督促,拖到临近时限才完成验收,整改验收工作存在隐患。主要是因为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观能动性不强。个别乡镇和部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够自觉,存在“不推不动”的现象,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用心用力不够,导致工作拖拉。

(五)监管执法面临多重困境

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执法案件数量不多,发现问题的主动性、敏锐性不高,信访与案件的联系度、结合度不够,挖掘线索的能力较弱。办案效率也不高,截至目前的执法案件办结率仅为61.54%。精细化办案水平还不够,亮点不够突出,案件的典型性和丰富性不足。非现场执法监管水平仍然偏低,执法人员缺乏对自动监控执法业务学习的主动性,发现问题能力不足,对省厅运维监管提供和上级督察交办线索依赖性较强。调查取证水平较低,面对违法线索时束手无策,错失宝贵的调查取证关键时机。今年以来,尚未办理一起“双打”类案件。畜禽养殖信访投诉较多。今年以来受理各类环境信访285件,信访数量同比上升116.8%。尤其,畜禽养殖信访投诉占比超信访投诉总数一半以上。其中,牧原集团今年截至目前已投诉30起。同时零散的畜禽养殖污染投诉也较多。散乱污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部分乡镇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网格化监管执行不到位,乡镇、村履职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不能及时报告,加之环保所工作人员兼职工作较多,给执法监管带来巨大不利影响,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经信访举报后才浮出水面。

(六)监测场地不能满足要求

主要是监测站实验室用房面积不足,不能满足县级生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要求且人员办公与实验室相距较远。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持续推进长效机制落实,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一县一策”治理方案。围绕“五控”进行精细化施策,调动五控牵头部门积极性,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深化职能部门联防联控、着力推进燃煤治理、柴油货车治理、道路和建筑施工扬尘、砖瓦窑等重点领域治理。强化春季扬尘防治,加大对PM10管控力度,开展夏季臭氧攻坚,加强对涉VOCs企业管控,开展秋冬季颗粒物攻坚行动,对砖瓦窑、搅拌站等高排放行业按照清单实施差别化分级管控。加大清洁运输管控力度。结合空气质量监控站点,扩大高污染车辆禁行区域范围,在各路口设置高污染车辆视频抓拍系统,严格管控高污染车辆进入禁行区。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查工作,加大对工地宣传力度,同时采取乡镇、住建等部门联合检查等方式,实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全覆盖。持续开展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臭氧治理工作,加大对涉VOCs企业的巡查、监管力度,动态更新企业管控清单,加强对含喷漆房汽修店的检查频次,确保活性炭及过滤棉及时更换,有效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利用微信推送等方式宣传信息,全方位营造禁烧氛围。联合县委、县政府政务督查。优化禁烧巡查督查机制,充分发挥视频监控设施的技防作用,做到全区域全时段禁烧。加大问责处罚力度,对出现的火点,依法依规进行追责问责。完善创新巡查通报机制,对于多次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将主动联合县督查考核办共同开展大气巡查工作,以更高规格通报问题,推动问题彻底解决,确保整改完成。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全县督查考核内容,倒逼有关责任部门将问题整改到位。

(二)持续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开展入河排污口全面摸排,将入河排污口全部纳入规范化监管。强化问题导向,压实工作责任,对存在的问题,督促责任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限时整改。督促城关镇进一步加快城区内环截污纳管工程进度,彻底解决排污口水质超标问题。加强日常巡查,彻底消除乱排现象,对已停用的排污口,做好拆除、封堵工作。加强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规范污水处理排放行为,切实发挥污水处理作用, 尽早实现达标排放。加强集中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管。加强对县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以及园区涉水企业监管。加大对各企业的监察力度,同时加强对企业、沟道、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监测频次,确保实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严厉打击偷排或超标排放行为,对违法行为严厉处罚,绝不姑息,确保各企业水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定期巡查、监测、通报,适时开展省饮用水源地审计反馈问题回头看自查,确保问题不反弹。加强汛期淮河、西淝河流域水质监管。继续加大对西淝河沿岸的排查整治,重点监控西淝河上游来水,积极配合市局妥善处置西淝河上游来水水质超标问题。加强对入境断面的水质监测,做好汛期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继续跟进、督促加快饮用水源地取水口上移和城区备用水源建设工作进度。

(三)强化日常监管,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管工作。对辖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做好巡查检查,督促乡镇做好台账记录。定期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工作,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处理设施进行检测,及时予以通报并督促指导相关乡镇进行整改。加快推进乡镇政府驻地项目建设。督促大兴镇等4个乡镇政府驻地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完成管网铺设。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定期通报。继续督促相关乡镇扎实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确保年底能够完成整治;发现新的黑臭水体,及时上报。严格做好一般工业固废及危废监管工作。开展煤系固废整治回头看工作,严防各煤矿周边煤系固废加工点反弹。加强煤矸石、煤泥等工业固废源头管控工作。做好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动态管理工作;开展全面运行医疗卫生机构电子转移联单工作;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专项督查。做好土壤环境管理工作。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编制土壤隐患排查报告;开展涉镉等重金属排查工作;推进刘集镇化工厂场地隐患排查项目稳步推进,确保在两年监测期满后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向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及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申请最终效果评估验收;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绿盾2020”“绿盾2021”交办问题整改工作。积极推进项目入库。完成2023年3个新能源环保产业项目录入项目库,积极争取中环新能源光伏产业基地项目三期四期谋划入库,协调县统计局完成生态环保领域投资任务;加强信息沟通工作。信息沟通,及时了解项目进度,确保完成2023年生态环保领域3.5亿投资金额任务。

(四)切实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水平

加大执法力度。继续开展“双打”行动,持续推进重点企业动态管控。全面深入推进环境稽查工作。继续强化监管手段,充分利用无人机、走航车等执法设备,提升执法效率。积极参加非现场执法大比武,不断提升非现场执法能力。敢于较真碰硬,切实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监管手段。在配置执法记录仪、PDA移动执法终端等执法装备的基础上再配置无人机,加强在执法全过程中移动执法装备、自动监控、视频监管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运用。持续推进自动监控执法监管专项工作,积极参与污染源自动监控执法技能专项培训。加大畜禽养殖信访监管力度。推进牧原集团等规模化养殖企业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沼液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加强沼液的管理,积极做好综合利用的宣传,积极探索综合利用的新措施。加强对畜禽散养户的宣传和日常监管。推进规范养殖,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加大“散乱污”查处力度。加强宣传,推进乡镇落实属地责任,履职履责。加强信访问题查处力度,对于能整改规范的企业督促尽快整改到位,对于不能整改的,严格落实“两断三清”措施。

(五)整改再加力,全力做好各项突出环境问题整改

在建机制、防反弹上加大力度。联合县督察考核办,完善环保整改考核机制,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梳理近年来环保督察问题,形成清单台账,结合省、市工作部署,不定期开展环保督察“回头看”。在帮扶指导上持续发力。积极协调各单位督帮并举,聚焦整改重难点,加强督促和指导,对历史遗留问题等全力消除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精准排查上着力。持续开展常态化排查,坚持精准、科学、系统原则,对各类关联性、衍生性环境问题全面排查整治,及时推进问题整改。强力推进整改任务完成。统筹协调,加速推进需要年内完成销号的省督察反馈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自查问题、市环委会通报问题的整改工作,争取年内提前完成经开区截岗沟黑臭水体问题的验收销号。

(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加快县生态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监测业务用房专项资金,力争早日启动监测业务用房建设工作。完成地表水环境质量及砖瓦窑废气监督性监测工作。参加2023年度全省监测业务技能大比武。继续做好污水、废气、噪声污染投诉监测工作。

(七)持续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继续开展重点项目环评审批跟踪调度机制,主动介入、提前服务。优化审批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相关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扎实开展“环企直通车”、结对帮扶企业行动,力争实现“零见面”。

(八)压实责任,全力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充分发挥环保办、大气办、禁烧办等生态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机制重要作用,强化研究部署、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等职能。全面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共同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落实。

(九)以作风建设引领队伍建设

抓作风、筑防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正风,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庸懒散浮拖”、脱离基层、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常态化开展调研,强化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以良好作风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抓纪律、守红线。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抓监督、强底线。严格落实党内谈话各项制度,充分运用谈心谈话、任职谈话、廉政谈话、提醒谈话等方式,达到沟通思想、了解情况、提醒警示、勉励尽责的目的,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建立问题目标清单,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能管理意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企优环境。积极协调各部门总量控制指标,推进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掌握重大项目的环评进度,提升服务质量,全面贯彻落实“一改两为”工作要求。以严实作风在“精准、依法、科学”治污上下功夫,以强劲作风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以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保障生态环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杜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