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塘庙起义

编辑日期:2021-07-05 10:36信息来源:凤台县人民政府阅读次数:字体【  

 

白塘庙是凤台城西北20多里的一个集镇,西濒淝河,东靠阜凤官路,水陆交通便利。白塘庙有一所白塘小学,是该地区的文化中心。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这里的劳动人民深受官府和地主豪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地租、高利贷层层盘削,再加上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穷苦农民,特别是佃户为地主豪绅做牛做马,得到的工钱很少,他们一年要断半年粮,无法生活下去。更为严重的是白塘一带有6个国民党乡长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群众称他们为“六大狠”;北宋庄宋适周肉的狠;福镇集岳子斌吃的狠;余东村余登堂滑的狠,等等。穷苦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剥削下,要求革命的愿望越来越迫切,阶级觉悟逐步提高。

一、起义的社会背景

1930年冬,敌人开始对革命根据地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的“围剿”。从此,“围剿”和反“围剿”长期反复,贯彻于鄂豫皖根据地和工农红军斗争的全过程。为了支援根据地反“围剿”,周边地区的广大工农群众分别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扰敌后方,袭扰敌军,破坏交通和通讯设施,截敌运输;替红军搜集情报,扩大红军,筹集物资,参加战斗,并慰劳红军。中共凤台县委为“造成寿凤红色区域与苏区打通”的局面,决定举行白塘庙起义。

二、起义的群众基础

1925年,共产党员创办的淮上中学补习社从寿县搬到白塘庙,在这一地区扩大了革命影响。1928年2月,寿凤临时县委在白塘庙建立了凤台特支,并于同年暑假,凤台特支利用白塘庙小学开办了平民夜校,吸收了100多名贫苦青年放学,共产党员以平民夜校为阵地宣传马列主义。接着以平民夜校学员为主体成立了白塘庙地区农民联庄会,并建立了互助会总队,将方圆40多华里、20多个村庄的3000余互助会员编成9个大队,80多个小队。党的负责人吕少培担任了总队长。1930年,特支共有党员60余人。白塘地区党的组织建立的早,发展的迅速。在党的领导下,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为白塘庙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

三、起义的组织及经过

1930年8月的一天晚上,县委书记程东方在白塘庙召开了一次白塘庙全体党员大会,传达了中央指示和县委关于在9月17日举行白塘庙暴动的决定,并对暴动作了部署。程东方指出,暴动的目的是为了组织游击队,镇压当地的土豪劣绅,显示农民互助会的威力;暴动后,等待时机配合红军拉游击。同年9月7日,白塘庙党组织负责人吕少培召开了支委会议,研究落实县委指示,会议做出两项决定:1、暴动时间定于9月17日下午,以召开大会为名,参加暴动的会员达4000人。2、吕少培为暴动的总负责人;参加暴动的会员组成10个暴动大队。龚家大队,负责人龚文卿;王桃园大队,负责人王振展;桂集大队,负责人桂家亮;大冯家大队,负责人冯金书;白塘庙大队,负责人吴家魁、吴家林等;福镇大队,负责人岳文奎、岳俊英;后胡大队,负责人胡学品;东陈家大队,负责人陈怀义、赵书策;宋家岗大队,负责人吴家卿、吴学好;洼刘大队,负责人刘金节。这次会议以后,各大队负责人都召开了农民互助会员会议,说明互助会员9月17日到白塘庙开大会的意义,要求互助会员都积极准备大刀、红樱枪。9月16日,农民互助会组织10余人在白塘庙小学操场上搭起了一个大会台。

9月17日下午,参加起义的王桃园、张葛家、小常庄、板张集、桂集、龚家、大冯家、白塘庙、瓦咀于、福镇集、宋家岗、钱庙、刘楼等30多个村庄的互助会员手拿大刀、红缨枪陆续向白塘庙集合。下午2时,已到会场的互助会员有1500多人。桂集、钱庙、刘楼等地的互助会员正走在途中,国民党凤台县常备队队长王少久带着300多士兵向白塘庙扑来镇压起义。当他们到达距离白塘庙小学东边3里路的张唐家,队伍南北一字形拉开,准备镇压起义。在此紧张时刻,吕少培指挥起义队伍先向敌人打了3枪,敌人开枪还击。由于敌人枪多,射击猛烈,而起义队伍手里拿的多是大刀、红缨枪,起义人员大多数又未赶到,没有足够力量打击敌人,为减少损失,吕少培当即决定起义队伍分散隐蔽。起义队伍在各大队负责人的带领下,很快向西南淝河湾撤退。敌人见起义的人多,且手拿大刀、红缨枪,主动退走,没敢追赶。

四、起义的教训与历史功绩

由于当时的中共中央和许多共产党人对中国政局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足够理性的认识,对敌人野蛮屠杀的满腔愤恨和复仇渴望,使许多革命者产生了近乎拼命的冲动,党内出现了“左”倾盲动主义的指导思想,一些地方的武装暴动不可避免地陷于失败。

凤台县白塘庙起义的失败,除了“左”倾盲动错误指导外,还缺少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和具有战斗力的骨干队伍,但是这次起义是英勇而悲壮的,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国民党在凤台的统治,充分显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互助会的威力,震慑了敌人,进一步唤醒了农民群众。这次起义,也是凤台党组织从领导农民群众的日常斗争转向武装斗争的一次尝试。

在反抗国民党血腥镇压的武装斗争中,凤台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表现出来的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将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激励着后来人奋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