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

发布时间:2017-12-26 00:00信息来源:凤台县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2月13日在凤台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袁祖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砥砺前行,新开局稳中有进

今年是县十七届人民政府履新施政的第一年,面对大事难事接踵而至、各种压力交织并存的严峻考验,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全省创一流、皖北争第一”总目标,负重前行、沉着应对、奋发有为,践行新理念,抢抓新机遇,推动新发展,实现新一届政府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不含毛集、夏集、焦岗湖三镇,下同),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40.4亿元,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下降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亿元,增长10.8%;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06元,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7元,增长8.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90亿元、208亿元,分别增长15.1%、14.3%。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保持全市前列,经济发展企稳回升、稳中向好。

(一)攻坚之力始终不懈,综合实力在优化升级中不断攀升。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3.1:60.8:26.1,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工业集群化提速。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增长24%;工业用电量145亿千瓦时,增长8%;工业投资70亿元,增长55%;工业化率达53.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3.7亿元,增长35%。原煤产量3062万吨,发电量152亿千瓦时。实施新“1515”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食品工业园入园企业8家,兴永食用油等5家企业投产。以国力液压、恒远电子为平台打造智能装备制造孵化基地,入驻初创型企业9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15家、产值10亿元。以中能众诚电力产业园、锂电池产业园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开始破题,聚集产业链企业10家。新集、顾桥250兆瓦光伏发电领跑者项目快速推进。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和节能环保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横向配套和纵向延伸水平明显提升,“多点支撑”产业格局日益显现。农业特色化提质。克服历史罕见恶劣天气影响,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通过省级验收。立足“全国三大糯米主产区”品牌,完成国标二级米水稻订单10万亩。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形成“3+1”产业体系。食用菌园、林业科技园、浅圆仓、农产品质检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三产融合园规划编制完成,稻田综合种养面积不断扩大。农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省级认定,成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新模式,入驻企业19家、产值1.2亿元,带动农民1800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2家、家庭农场46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50人,新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三品”认证基地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4%,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3.2%。实施绿色增产模式攻关3.5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3.9万亩。依托院士工作站,开展国家级农业课题攻关2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全省领先,荣获国家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农机手大赛季军等称号。三产多元化提量。服务业增加值达69亿元,增长7.5%。新增限上企业15家。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41%,增长7.1%。6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组建州来小贷公司。金地新天地等一批商业综合体相继投入运营,开工景润御府等商业楼盘59万平方米。电商进农村县级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成运营,邮乐购等电商企业建成各类网点330家,实现村级全覆盖。智谷列入“电商安徽”重点项目,电商“两园”入驻企业40家,线上交易额突破5亿元,增长43%。

(二)转型之战成效初显,发展后劲在上争外引中不断增强。牢固树立转型发展“第一目标”、招商引资“第一要事”、项目建设“第一抓手”理念,持续扩大有效投资。项目建设高标准推进认真落实“四督四保”,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规定。实施重大建设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排定五大发展项目144个,总投资333亿元,年度投资96亿元。纳入省级重点项目27个,完成投资56亿元。大力实施项目攻坚百日会战,中山街道PPP等24个项目开工建设,西淝河洼地治理等28个项目加快推进,手机触摸屏等36个项目竣工投产。淮河三桥、凤台新港预可研完成,大数据产业园完成选址。赛乐普制药为全市唯一获批省“三重一创”重大专项项目。转型平台高规格建设。实行“一区两园”统一管理,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落实产业发展基金委托贷款2.7亿元,扶持企业29家。凤凰产业园实现供热接入。乡镇工业集聚区建成标准厂房15.2万平方米,引进项目18个。投入资金1.1亿元,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9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7家。鞋产业园入园企业13家,产值达3.3亿元。实施“四送一服”双百工程,服务规上企业全覆盖。招商引资高质量开展。落实“六个一批”项目管理机制,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跟踪在谈项目58个,总投资155亿元。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34次,浙能集团、新兴铸管等一批500强企业相继来凤投资,牧原养殖、顺景天成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成功落地,光伏组件、手机玻璃盖板等45个项目完成签约。全年引进内资110亿元,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65亿元。注册外贸进出口企业9家。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00万美元。华尔耐保税仓库申报省级海关审批,出口创汇突破千万美元。

(三)统筹之路逐步破解,城乡面貌在规范建管中不断更新。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资源型地区新型城镇化迈出新步伐。县城建设扩面提标。完成《城市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多规合一”,城市建设更加有章可循。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68.6万亩,为转型预留空间。商杭高铁凤台南站加快建设,二桥收费站基本建成,阜淮线凤芦路平改立获批。老城区提升持续推进,改造老旧小区8个、小街小巷8条。西一路主体建成,凤利路二期年底主体竣工,临淮路开工建设,综合路网进一步优化。建成滨河公园,改造环城水系5.8公里,滨河城市再展新颜。河东片区功能不断完善,开发区水厂主体完工、污水处理厂建成,补齐两大基础设施短板。凤凰湖新区发展步伐加快,14条道路整体移交,新建路网8.3公里,规划馆布展有序推进。开工安七期,安五期加快建设,基本完成安三期公建配套,安四期、安六期主体完工,全县累计入住塌陷区群众5万人。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新开工酒东新村、凤凰湾三期棚改项目850套,在建11612套、竣工9130套、分房9130套。乡村魅力日益彰显。美丽乡村加快建设,投入专项资金3.2亿元、整合资金3.6亿元,实施项目547个。18个省级中心村通过验收,在建省级中心村33个,提前3年达到省级建设数量。15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实现全覆盖,15个市县级中心村建设、28个自然村环境整治有序实施。太庙、界东、板张集等美丽乡村各展风姿,“一带两片”格局加快形成。全面完成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升级改造县乡公路120公里,新增延伸村道765公里。大力开展“向垃圾宣战 建美丽家园”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启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清除垃圾9.8万吨,改厕2235座,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乡管理不断健全。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复核,荣获全省第二届文明县称号。实施城乡全域垃圾治理市场化工程。土地管理全面加强,储备922亩,报批5612亩,供地3182亩。拆违征迁60万平方米,整改违法用地148亩。开展户外广告、露天烧烤、乱停乱放等专项整治,查处超载超限车辆4120台。开展门面房清理、社区管理,推进凤凰湖新区建管同步。完成一桥景观亮化,淮畔城市天际线更加靓丽。

(四)改革之策务实探索,发展活力在勇于创新中不断激发。年度65项改革任务纵深推进,统计、城管执法、安全生产、文化市场监管等体制改革多点发力。全面改革深度持续挖掘。加快推进“去降补”,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级税额标准,企业累计减负1.1亿元,承接国投新集“三供一业”移交。深化“放管服”改革,审批时限压缩40%。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新增民营企业1210家、个体工商户3498户。健全财政存量资金清理收回、财政资金使用审批等制度,开展政府购买服务19项,置换政府存量债务3.4亿元。开展县直行政事业单位不动产清查,注入州来集团资产12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和村干部养老保险改革稳步推进。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凤台分所挂牌成立,领跑全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实现“一镇一村”全覆盖。金融普惠广度持续拓展。建立“五大促融机制”,财政促融贷款12亿元。农村金融改革成效凸显,累计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5.4亿元,经济合作组织信用贷款9286万元。农地抵押贷款突破5000万元。“劝耕贷”担保贷款1.3亿元,全省领先。粮食银行累计经营粮食13.5万吨。小额扶贫贷款突破6000万元,受益贫困户2640户。全省县域首家资产管理公司国厚州来公司成立。州来观歌公司发放过桥贷款15.6亿元。成功发行城投债,直接融资12亿元。设立4只基金,撬动社会投资12亿元。组建州来集团全资子公司11家、控股子公司5家,完成融资20.2亿元。科技创新高度持续提升。研究加快创新型县建设实施意见。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4%。“店集”等5件商标获省著名商标,荣获省质量强县示范县、食品安全示范县称号。设立5000万元天使基金,备案国家星创天地1项、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六和同心等3家企业获省科技创新奖励。获国家科技成果鉴定2项,专利申请量增长36.6%,有效发明专利156件,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五)绿色之风方兴未艾,生态环境在综合治理中不断改善。坚持铁腕治污不放松,把生态保护作为贯穿始终的系统性工程,共创美好理念深入人心。蓝天行动大力推进。四项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创历史新高,圆满完成减排任务。县域大气预警支持系统建成投用,91处实时监测点覆盖全县重点污染源。划定大气环境超常规方案执行重点区域。空气污染成因分析系统启动建设。生物质电厂开工,午秋两季实现全面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以上。整治难点得到突破。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设置禁泊区,拆解船只115条。开展码头专项集中整治行动,沿淮非法堆场、码头全部拆除爆破,覆土复绿1000余亩。整治砖瓦窑厂33座,关闭矸石粉碎厂、石料加工厂、粉煤灰堆场等96处。县城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全部封闭隔离。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禁养区57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转产)。2800亩高速取土区、近千万土方复垦任务全面完成。水土污染全面治理。推行河长制,出台“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县乡村三级河长制体系基本建立。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持续推进菱角湖、永菱河黑臭水体整治。加快凤凰湖新区“一湖三河四沟”水系治理,凤凰湖水系治理PPP项目加快推进。及时有效处置危废污染事件。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同步运营,日处理能力达5万吨。渔光互补、水产养殖等项目利用塌陷区水面3万余亩。绿色理念融入生活全面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人工造林6158亩,义务植树120万株,创建森林乡镇1个、村庄7个,“四林”格局初步形成。新增绿地95万平方米、改造45万平方米,新建街头游园3个、城市绿道10公里。建成中山杉繁育基地暨济祁高速森林长廊40公里、3200亩。编制电动汽车充电桩布点规划。志愿者骑行队伍助力乡村环境整治,公共自行车二期系统投入运行,日均使用量超4000次。

(六)民生之盼矢志不渝,共建共享在埋头苦干中不断突破。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人民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更强。脱贫攻坚全力以赴。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现17个村整村出列,678户、1908人精准脱贫。大力开展“重补促”,全面修订脱贫攻坚配套政策,配齐配强县乡村和扶贫办专业力量,扶贫工作实现标准化。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落实“351”“180”医疗保障政策,实现年度贫困户合规医疗费用民生保险“全兜底”。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52户、贫困户房屋提升改造608户。投入财政资金6297万元,134座村级光伏电站和2386座户用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大力推进生猪代养、食用菌“扶贫车间”等“四带一自”模式,实现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全覆盖。全力推动凤台石台“好戏连台”,举办旅游专题推介会,援建扶贫项目15个,坚决落实结对帮扶政治任务。民生保障深入落实。投入资金10.4亿元,圆满完成30项民生工程。城镇新增就业998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60人。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563人、创业培训276人、技能脱贫培训142人。扩大医保报销范围,农村低保标准由3180元/年提高至4020元/年。开发6家县级扶贫基地,认定20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提供就业扶贫岗位403个。公开招聘各类人才48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薄弱学校改造2所。与淮师院、巢湖师院开展校地合作。完成行知中学收购,县特教学校(彭圩中学)建成。组建医共体4个、医联体7个。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称号。县二运会、警营马拉松、乒超联赛顺利举办,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积极配合“大八公山”5A级旅游景区创建,完善寿唐关、茅仙洞景点设施建设。花鼓灯艺术团出访埃及。地方小戏《鸡毛蒜皮》获批省戏曲创作孵化项目、荣获全国小戏大赛银奖,现代推剧《永幸河》成功首演。成功承办国务院参事室、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乡土中国的转型与社会建设”论坛。平安凤台持续建设。启动“七五”普法规划,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县、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先进县称号。“亮剑一号”等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启动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征兵工作首次实现总任务与大学生比例双超目标,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三连冠”。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妥善处理信访积案。建立安保维稳战时工作机制,十九大期间实现“零进京”。5人获“中国好人”。尚塘乡撤乡建镇。深入开展“铸安”、“百日除患”等系列专项行动,顺利通过两次国务院安全生产大督查,战胜百年不遇秋汛。

(七)勤廉之举驰而不息,政府效能在全面对标中不断提高。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施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施政更加有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和“敢担当、有作为”集中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清理2010年以来政府规范性文件,废止、修改24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106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41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20万亩绿色糯稻生产基地议案积极推进。效能全面提升。扎实开展政府系统“全面学合肥 对标提效能”活动,做到点对点分析、面对面对标。开展“强本领、促发展”常态化培训活动。健全督查考评机制,决策闭环有效形成。建立政府权力运行监管机制,编制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形成“3+2”新型清单制度体系。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公开,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办理县长热线、网民留言等5552件,办结率100%,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廉政成为常态。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县纪委向县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改革。完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制度,综合核减率达6.8%。强化内部审计、编制审计等工作,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建设,建成电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节约资金9.1亿元,节资率11%。坚持厉行节约,“三公”经费持续下降。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给予政纪处分48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日渐形成。

一年来,毛集、夏集、焦岗湖三镇紧紧围绕“滨湖小城市、生态大湿地”发展定位,坚持一手抓“四大绿色产业”发展,一手抓“三宜滨湖小城”打造,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和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2017年荣获全省文明城区称号,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省首批重要湿地名录,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多次获中央主流媒体报道,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

惟其时艰,更需克难奋进;惟其任重,更显勇于担当。过去一年,挑战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我们众志成城、埋头苦干,成功战胜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等重重考验。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和委员的智慧与力量,凝聚了全县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凤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凤台发展的各界人士,向全县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今年以来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一要适应在约束下工作。约束之下讲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六个从严”,全方位扎紧扎实制度“笼子”,政治生态明显好转,较好通过省委“最严的全面巡视体检”。二要适应在压力下拼搏。压力之下破难题。我们顶住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啃下了一批环保“硬骨头”,打赢了脱贫攻坚翻身仗,办成了一批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难事。三要适应在风险中正觉。风险之中见精神。我们坚持高压反腐和治理为官不为两手齐抓,加大扶贫、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干部作风逐渐转实转好。四要适应在艰难中前行。艰难之中看担当。我们咬紧牙关、埋头苦干,克服宏观经济下行、煤炭去产能等异常困难局面,四大产业园初步形成,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逐渐破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经济发展既面临稳增长基础不牢的问题,又面临调结构动力不足的问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新经济仍在孕育成长,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压力依然较大;社会建设既面临补短板的压力,又面临防风险的压力,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供需矛盾仍很突出,持续稳定脱贫基础不牢,生态保护、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任重道远,与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还有不小差距;政府自身建设既面临正风肃纪的挑战,又面临担当作为的挑战,少数地方和部门争先进位、比学赶超意识淡薄,招商力度和服务意识有待增强,不想为、不会为、不作为的现象依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凝心聚力,新时代铸新成就

大盘谋局,谋定后动。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必须把凤台未来发展放在中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下,放在努力建成“全省一流、皖北第一”的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凤台这一总愿景上,审大局、谋大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再创一个凤台发展的黄金期。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实施现代化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风险防控、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全省创一流、皖北争第一”总目标,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引领、项目攻坚、乡村振兴、全域协调、改革深化、生态优先、全民共享“七大战略”,在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中实干攻坚,努力在全省县域竞相发展中争先进位。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明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财政收入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明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引领战略,打造县域现代新经济体系。按照“创新引领、两高为径、全面赶超、奋力转型”思路,启动“一创两高”建设。

启动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评价体系为标准,全力带动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做强能源、健康、智能制造、电力四大产业园区。打好“煤电资源牌”,合作建设浙能州来综合能源利用循环产业园,用足用活煤电副产品,积极推进新能源、新型建材、大数据等项目建设,组建运营热力公司、售电公司,锂电池产业园入驻企业6家。依托赛乐普制药、维生素等项目,借助省级重大专项政策,规划建设健康生物医药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入驻科技型企业10家。加快推进中能众诚电力产业园系列子项目建设,6家企业建成投产,产值突破5亿元。持续推进新“1515”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家,培育地方工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启动工业企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煤电技改步伐,完成投资25亿元以上。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建立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10个,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1.2%、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30%以上,有效发明专利达180件以上。

启动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把开发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推进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一区两园”体制改革,优化开发区主导产业定位和功能分区。立足扩区2平方公里目标,启动园区二期规划,新增建设用地1200亩。积极推进开发区基础配套设施PPP项目,实现“七通一平”,切实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功能。加大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整治力度,新建标准厂房2.7万平方米。加快市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速集聚,鼓励以恒远电子、四德节能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升级提质,支持国力智造裂变式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2亿元,税收突破3亿元,新增“两新”企业10家,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5.5亿元。

启动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坚持“全面发展、重点突出”,在现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全面提升园区规划建设水平,围绕农业科技探索、示范,打造“引领沿淮、面向全国”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园区配套设施PPP项目运作,一体化推进供热、道路、智能温室等设施建设,全力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加快沿淮生态研究院、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建设,加强与中科院植物所等科研院校合作,推动产业联盟、黄淮海粮食种植业科技攻关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持力度,推进智慧农业、果蔬繁育等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依托院士工作站,开展沿淮稻麦新品种展示试验,争取再建设2个院士工作站。加快建设安徽最大、全国一流的中山杉繁育基地。

(二)毫不动摇实施项目攻坚战略,集聚经济发展新动能。牢固树立“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理念,坚定不移主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以项目建设支撑发展后劲。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项目,重点推进总投资650亿元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引江济淮等重大战略项目,确保五大发展项目库动态投资规模超2000亿元。全年安排政府投资项目130个以上,年度投资超52亿元。争取纳入省重点项目库60个以上。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西淝河洼地治理、环城水系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实验三小、职教中心二期等一批公共设施投入使用。力争完成淮河三桥、凤毛快速通道开工前期工作,推进物流大道开工,凤台新港获批筹建。强化精准调度,推动洁诺德二期、锂电池二期等一批续建项目开工建设,确保领跑者行动计划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

以开放合作拓宽发展空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引导鞋产业园搭建外贸出口平台,积极推进外贸增长,实现进出口总额5000万美元,利用外资4500万美元。坚持抓大不放小,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出台专门产业扶持政策和开发区招商引资政策。瞄准国际国内科研院校、著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开展精准定向招商,紧盯项目落地,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大项目。加快再生合金铝锭、木地板等30个、总投资100亿元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确保全年引进内资120亿元以上、亿元项目35个以上。强化项目考核评价,促进项目早达产、早见效,形成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六个一批”梯次推进格局,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以服务业提升增添发展活力。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把消费留在凤台。依托电商产业园打造电商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入驻电商企业20家、小微电商创业团队10个。支持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汽车城、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新开工房地产50万平方米。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启动淮河旅游观光带,开工淮河体育文化广场,推进茅仙洞景区提升,加快融入“大八公山”5A级旅游景区。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3家,争取建设1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三)全力以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筑农业农村新标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跨越。

打造农业优质品牌。着力实施农业产业化“五大工程”,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1家,创建省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甲级队”。合作共建省内最大植保无人机培训基地,推广水稻机插秧45万亩。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县外服务面积突破25万亩。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和技术推广,力争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以上、示范带动10万亩。新增“三品”认证15个。建设名牌农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1.6万亩,发展稻麦专用品牌粮生产35万亩,争创省品牌粮食生产示范县。鼓励顾桥陈醋等地方品牌争创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三产融合园建设,打造“三水”融合示范基地3000亩,年产值突破5亿元,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加快推进中国凤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浅圆仓,做大做强粮食银行。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创新市场营销模式,不断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率。

实施乡村全域提升。坚持“四个转变”,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8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再实施11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大力实施“双基”工程。实现城乡全域垃圾治理市场化。启动全域污水治理工程,完成6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改造,改厕10800座,“四率”全部达标。农村集中供水全域覆盖,解决6.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启动全域危桥改造和村道入户工程,改造危桥80座,延伸村道155公里,实施康焦路改扩建工程。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打造“县域1小时公交圈”。推进燃气、网络进乡村,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支持新集、朱马店副中心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农业特色乡镇、工业承接乡镇、塌陷区治理模范乡镇、旅游品牌乡镇。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村规民约提升乡风文明。

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一镇一村”“三变”改革试点,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推动土地确权成果在土地流转、耕地保护、三资管理等领域综合应用,推广完善“劝耕贷”业务,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三农”。有序实施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6万亩。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提高建管水平。全力推进水利“一规四补”,加快基层防汛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农业“两区”划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6万亩,确保粮食安全。科学划分事权财权,鼓励乡镇做强主导产业,探索强镇兴乡有效途径,以镇域经济支撑县域经济增长,促进农民生活富裕。

(四)等高对接实施全域协调战略,形成统筹发展新格局。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深入实施“四创一建”,稳步推进“多规合一”,大力开展“两治三改”,推动城乡建设水平和整体面貌明显改善。

实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刘集(西部)片区建设,储备土地1200亩,开工汽车客运中心,启动凤城大道西延、置五路南延等路网建设,拉开西城建设大幕。持续提升城市路网,开工淮河路以南路网等干支道路14条,贯通开发区断头路7条,织密凤凰湖新区道路15条。加快推进地下管网和“海绵城市”建设,新建供水、污水、燃气等管网200公里。加强公共服务配套,新建中小学5所、幼儿园3所、医院1所,文化“五馆”建成运营,开工全省领先的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市民中心)、综合档案馆,加快形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全、景致繁华的现代化城市。

实施拆迁改造工程。把征地拆迁作为“一号工程”,推进全域大拆迁,建立四大片区拆控违体制机制,完善拆迁安置政策,推进龙潭、缪拐、谢郢、前进等片区拆迁。建立“两违”治理联动机制,治理违法建筑3.9万平方米、违法用地607亩。推进全域大改造,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1个。新开工新集村、酒东新村二期、凤凰湾三期续建棚改项目。启动八里塘、高山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全域大安置,开展安置房建设扫尾攻坚年行动,回迁棚户区改造2370户、凤凰湖新区整村搬迁1000户。

实施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把采煤塌陷区搬迁安置作为凤台最大的民生工程,推动单一住房安置向综合安置模式转变,实现搬迁安置任务按时序推进,统筹解决好采煤塌陷区群众“一转三就”问题。探索采煤塌陷区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模式,申报实施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水产养殖、旅游休闲等产业。统筹推进公建配套,开工建设桂集、钱庙、关店安置房5139套,建成安四期、安五期、安六期,加快建设安七期,入住采煤塌陷区群众7300户,力争2019年全面建成凤凰湖安置区。

(五)蹄疾步稳实施改革深化战略,培育县域竞争新优势。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努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全面加强运行监管。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公共资源交易、安全生产等各项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粮食企业、国有林场改革,推进运输公司改制。大力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切实抓好进城人员“三权落实、五有并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完善乡镇“两个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县乡村公共服务无缝对接。

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发扬工匠精神,培训专业技术人才5000人以上,把人才留在凤台。壮大产业发展基金,带动企业投资3亿元以上。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行动,积极实施政府促融工程,间接融资14亿元。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抢抓国家鼓励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推进城投债二次发债,鼓励瑞达机械等企业新三板挂牌。全面加强国土管理,复垦新增耕地500亩、储备3000亩,批而未供土地整改率达72%。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不动产清查,加快州来集团市场化转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六大产业板块”,完成融资25亿元。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风险控制机制,实现年度存量到期政府债务置换全覆盖。深入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试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新增民营企业1200家、个体工商户2200户。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持续减少审批事项,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六)持之以恒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建设生活宜居新家园。牢牢把握绿色发展新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县、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

让环境更美。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城区绿化提升等整治项目10个。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制”体系,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植树造林4000亩,打造沿淮千亩绿色长廊,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个、森林城镇1个。全力推进城市生态修复,集中整治“五乱”等市容管理顽疾。建成“两桥一高速”景观工程,完成凤淮路、南湖大道西侧、凤城大道西段景观绿化,全面提升县城形象。启动城防堤公园延伸工程,实施沿淮建筑群景观亮化,打造“大河三湾”精致之城。

让天空更蓝。实施县大气污染成因诊断与精准管控项目,对症治理大气污染。不断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执行禁燃规定,切实做好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持续巩固煤场、堆场、建筑扬尘整治成果,强力推进精准治污、铁腕治矿、重拳治砂、科技治超“四治”行动,全面完成砖瓦窑场整治。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生物质电厂建设,鼓励探索秸秆燃料、造纸、编织等利用新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以上,确保全年全面禁烧。PM10低于年度控制目标,为凤台人民撑起一片蓝天。

让河湖更清。夯实三级“河长制”包保责任,持续抓好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沿淮船只等专项整治行动,统筹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农业面源等污染治理。开工凤凰湖水系治理PPP项目,提升水环境质量。推进园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备用水源、邱家沟整治项目,确保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正常运营。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对环境违法企业、违法行为“零容忍”,努力实现河清水畅、碧水凤台。

(七)勠力同心实施全民共享战略,汇聚全面小康新合力。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

决胜脱贫攻坚。汇聚各方力量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实现全域全面脱贫。把贫困群众满意度作为最高标准,严格落实扶贫包保责任制,健全“双包”定点帮扶机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加强分类指导,注重精准施策,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确保153户、520人稳定脱贫,奋力实现全省先进目标。加强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完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坚持标本兼治、健全长效,做到政策不改变、标准不降低。积极帮扶石台县脱贫攻坚。

健全保障体系。深入开展就业创业“四进四扶”活动和“创业凤台”行动计划,强化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全民社保体系建设从“制度全覆盖”到“人口全覆盖”。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凤凰医院、新长征医院医养护康项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优先发展。做好救灾救济工作,消除救助“盲区”,兜住保障底线。

提升公共服务。强化建管并重,健全完善民生工程建后管养长效机制,确保民生工程持续发挥效益。实施“教育兴县”战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2所学校改薄工程,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快推进二中改扩建、西城小学、实验四小等项目建设。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推进高中教育普及,继续实施一中教育品牌重铸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支持县职教中心争创国家级中职示范学校。实施乡村教师“百千万”培养工程。促进医疗优质发展,探索试行居民健康卡。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开工县人民医院新区。启动县域基础卫生提标升级工程,实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全覆盖,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推进县公墓二期建设。巩固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成果,加快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形成全民健身氛围。支持花鼓灯、推剧普及,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社会治理。深化依法治县,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持续开展普法教育。整顿规范信访秩序,严格依法治访,坚决打击非法上访。加强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完成第十届村民委员会和第四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全面整治城中村等重点消防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创建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城市。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守护平安”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大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推动****深度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发展。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外事、红十字、地方志、科普、档案、物价、人防、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

三、一心为民,新使命勇于担当

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全新课题和更高要求。我们将牢记宗旨、夙夜在公,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忠诚为魂,不忘初心。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政府工作的灵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爱戴、追随、捍卫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凤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做到“四有”,坚定必胜信念、付出百倍努力,咬定目标不动摇、推动发展不停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法治为先,严以用权。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织密扎紧“制度笼子”,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科学、民主、依法的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健全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制度。严格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高度重视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同心同德做好工作。

担当为要,主动作为。坚持把敢于担当作为政府工作的自觉,以大担当干成大事业、推动大发展。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健全工作部署、督查、考核闭环管理体系。持续开展“全面学合肥 对标提效能”,努力解放思想,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思维定式、行为习惯和路径依赖,鼓励容错纠错,旗帜鲜明为改革创新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改革发展、维护稳定、项目建设的最前沿,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工作实绩。

廉洁为基,一身正气。坚持把廉洁从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底线,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推向深入。严格落实政府党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从严从实执行《准则》和《条例》,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市、县各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切实加强审计、财政监督,推进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阳光操作。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厉行节约,简化接待,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以实际行动树立清廉为公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时代承载新使命,新征程必有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在中共凤台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接续努力,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加快建成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凤台而不懈奋斗!


特定名词解释


新“1515”工程:即到2021年,引进培育150家规上工业企业,促进企业升级提质,产值达到150亿元。

“3+1”产业体系:即现代粮食、蔬菜、观光园艺三大主导产业和一个涉农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三品:指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

电商“两园”:指亿联电商产业园、智谷电商产业园。

四督四保:即督查推进新建项目,保证开工率;督查推进续建项目,保证竣工率;督查推进竣工项目,保证达产率;督查推进储备项目,保证转化率。

PPP: 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

三重一创:加快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一区两园:指经济开发区、凤凰产业园、桂集产业园。

“四送一服”双百工程:即组织百名机关干部,深入百家企业,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

六个一批:即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洽谈一批、签约一批、拟建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

多规合一:即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一带两片:即济祁高速-朱马店镇-尚塘镇带和丁集镇示范片、大兴镇示范片。

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即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专项整治。

去降补:即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三供一业”移交:指国企将家属区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

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五大促融机制:指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财政资金竞争存储、上市辅导激励、“4321”政银担合作、基金助融等五大促融机制。

蓝天行动:指2017年全省统一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四项主要污染物: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以及氮氧化物。

一湖三河四沟:指凤凰湖,架河、永幸河、人工排涝河,柳沟、马场沟、三里沟、十里沟。

四林:即道路沟河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

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

重补促:即安徽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

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即产业脱贫、就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保护脱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脱贫、健康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十大工程。

351:即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补偿后,贫困人口在省内县域内、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的,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分别为0.3万元、0.5万元和1万元,年度内个人自付合规费用累计超过个人自付封顶额时,超过部分的合规费用由政府兜底保障。

180:即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1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三保障一兜底”综合医保补偿后,剩余合规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

四带一自:指各类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经营户带动和自主发展产业的产业扶贫模式。

医共体:即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政隶属关系、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建立包括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医疗服务共同体,形成“乡镇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农村医疗服务新格局。

医联体:即区域医疗联合体,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卫生室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

“3+2”新型清单制度体系: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项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两项清单。

四大绿色产业:即文化旅游、生态高效农业、休闲健康养老和食品加工等四大绿色产业。

三宜滨湖小城:即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湖小城市。

六个从严:指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

一创两高:即启动国家创新型县、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

省“专精特新”企业: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

七通一平:即通给水、通排水、通电、通讯、通路、通燃气、通热力以及场地平整。

“两新”企业: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农业产业化“五大工程”:即优质规模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农业新业态拓展、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创建等五大工程。

“三水”融合:即水稻、水产、水利融合。

四个转变:即由“以村为主”向“全域治理”转变;由“建设村庄”向“发展村庄”转变;由“注重硬件”向“内外兼修”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多方协同”转变。

“双基”工程:即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

四率:即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即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一规四补:指制定新一轮水利建设总体规划,着力补齐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短板、城乡排涝能力建设短板、湖泊防洪综合治理短板。

农业“两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一尊重、五统筹:即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

四创一建:即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创建城市特色风貌、创造城市优良环境、创优城市管理服务,着力打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两治三改:即违法建设、违法用地治理和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五馆:即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规划展示馆。

一转三就:转身份,就医、就学、就业。

三权落实、五有并轨:即进一步落实进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促进创业就业、增强教育保障、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供医疗卫生保障以及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两个中心:指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和综治维稳中心。

六大产业板块:即房地产、新能源、类金融、循环经济、资产经营、高新产业投资等六大产业板块。

多证合一:指在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个体工商户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的基础上,将涉及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双随机一公开: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四最”营商环境:即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企业经营环境。

“五乱”:即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

双包:即扶贫工作单位包村、干部包户。

四进四扶:即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和扶持政策、扶持资金、扶持体制、扶持可持续发展能力。

乡村教师“百千万”培养工程:即在全市范围内着力培养100名乡村名师、1000名乡村教学骨干和10000名乡村教学能手。

四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