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大力推进基层统计法治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作出新的更高要求,统计法治是其精神内核。面对新问题、新要求、新机遇,我们应严于筑基、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勤于宣传、善于创新,努力开创基层统计法治建设新局面,用统计法治“小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大格局”。
一、切实增强统计法治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统计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统计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党的十九大要求完善统计体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为新时代统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开创统计法治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新机遇。作为基层统计干部,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提高对统计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树牢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意识,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统计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抓好中央《意见》《办法》《规定》及《监督意见》等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重要指示要求上来,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二、切实推进常态化学习。常态化开展学习,将《统计法》、中央《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等文件精神,采用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集中学习等形式,组织基层领导干部再学习再深化再落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党中央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坚强决心,履行好统计职责,着力抓好贯彻落实。结合警示教育再学习国家有关案例通报,引导广大干部充分认识统计造假各类行为具体表现及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极端危害性,进一步提高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意识,充分发挥案件的震慑警示作用。
三、切实发挥统计监督作用。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依法治统必须始终围绕统计工作大局,以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为根本目标,构筑起防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坚固堤坝。作为基层统计干部,我们要敢于担当、攻坚克难,进一步夯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相关责任,进一步强化统计执法监督检查,认真落实统计执法“双随机”抽查制度,依法规范统计活动参与各方的行为,加大对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做到有案必查、有假必惩,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确保统计法定职责义务履行到位、法禁行为有效根除,维护统计法治权威。建立健全统计守信激励和统计失信惩戒机制,推进统计领域信用建设。加强对统计执法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统计法治人才队伍。
四、切实加大统计普法宣传。普法工作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要使依法统计深入人心,成为数据提供者、生产者、使用者的自觉行动,就要狠抓统计普法不放松,变阶段性说法为经常性、常态化普法。一是要突出普法重点。要主抓公职人员和调查对象两类普法重点,将统计法律法规列入党校重要培训课程,使统计法律法规成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在向调查对象布置调查任务时,要申明依法统计要求,使统计普法与统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二是要创新普法形式。要使常规宣传与信息化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依托大型国情国力调查、“9.20”统计开放日、“12.4”国家宪法日和“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统计年报会等活动和培训,借助各类现代化宣传手段,让更多群众了解统计、支持统计,进一步提升普法宣传效果。
五是切实完善统计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台账制度》《统计违法举报工作制度》《统计执法检查规范》等制度,持续贯彻落实深化统计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和《安徽省贯彻落实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工作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专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等安排部署,用制度汇聚统计工作合力,提高统计人员依法统计、依法履职的执行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计执法检查问题的反馈,规范严格执行统计制度,夯实统计源头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