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请查收

发布时间:2025-07-14 09:27信息来源:凤台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文字大小:[    ] 背景色:       

高温健康风险提示


1.健康防护重点人群


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群等。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

户外作业人群,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2.高温中暑的防范措施


01
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外出。


高温天气尽量避免外出。确需室外活动的,尽量避开正午时段,且多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如果需在高温条件下行走或锻炼,应慢慢开始,逐渐增加强度,让身体慢慢适应外界的环境。




02
户外出行,科学降温防晒。


必要外出时,应选择穿着宽松、透气、浅色的衣物,减少热量吸收,增加散热。合理使用遮阳伞、遮阳帽、防晒衣或科学涂抹防晒用品等减少直射阳光暴露。



03
少量多次,主动饮水。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避免饮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建议优先选择常温白开水,也可以选择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



04
科学健康饮食,保证充足睡眠。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中暑急救四步法



转移:

立刻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使其平躺,解开衣服实现尽快散热。如果发生呕吐,翻转患者身体使其侧躺,并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降温:

脱去外衣,用冷水浸泡后的毛巾擦拭全身,或用降温产品(冰袋、毛巾包裹冰块等)在头部、颈侧、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冷敷,实现快速降温。


补水:

针对意识清醒患者,应及时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加入少量盐水。


急救:

出现患者症状无法缓解,或口腔体温>39.5℃、意识模糊或昏迷、持续呕吐/抽搐等症状,立即拨打120呼救,送医诊治。

来源:安徽疾控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