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台经济开发区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25-04-08 09:29信息来源:凤台县开发区管委会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凤台经济开发区2024工作总结和

2025年工作谋划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凤台经济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工作部署,奋力拼搏、砥砺前行,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开展。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2024工作开展情况

开发区紧盯园区企业、项目需求,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全力稳增长、促发展,2024年,凤台经济开发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225.1亿元、增长13.15%

(一)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主责主业调整内设机构,按照“职能优化、联动协同、运行高效”原则,将内设机构调整为“五部一室一中心”,配强经济发展、投资促进等业务部室工作力量,做到有统有分,有主有次。全面推行雇员制改革,坚持人岗相适、能上能下原则,择优聘任三至七级雇员21人,突破原有身份、行政级别、年龄和资历的制约,干部队伍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优化为企业服务机制,扎实开展“万家民营企业大走访”活动,走访调研园区企业100余家次,帮助企业解决涉及规划审批、融资贷款、用能用工等方面问题50余个。组织开展“企业家大讲堂”“财税领航大讲堂”等培训活动,深入讲解企业关心的税务、管理知识,培训企业200家次以上,切实助力企业发展。

(二)全速推动项目签约落地。洽谈项目抓签约,综合运用驻点招商、展会招商等多种方式,2024年走访对接企业500家以上,共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28.7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签约项目抓落地,积极与各职能部门协调对接,及时解决项目落地办证、临水、临电等前期工作,2024年开发区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5个,供应“标准地”5宗。重点项目抓进度,定期调度、挂图作战,泰来扁线油冷电机项目约1万平方定制化厂房已建成交付;中环低碳产业园(三期)约20万平方米定制化厂房已建成30%,国晟AB区及提质增效项目整体已建成80%,尚源智能设备超级工厂项整体已建成35%,项目建设均有序推进。

(三)全力推进园区转型发展。精准定位园区主导产业,坚持产业立区,加快主导产业调旧育新,紧盯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政策风口,结合开发区发展实际,精准定位电气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三大主导产业。科学谋划园区布局,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了“两心四园”产业空间布局,各区块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做到空间用足、效益放大。坚持一企一策针对性培育孵化,制定升规时间表,2024年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3家,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71亿元,规上工业支撑力进一步增强。坚持创新赋能,2024年开发区共培育战新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20.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园区产业质效大幅提高。

二、2025年工作谋划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展现“十四五”发展成果的关键之年,开发区将继续认真落实“十四五”时期制定的各项工作规划,朝着既定目标奋力攻坚,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

(一)全员招商,扩大对外开放。要转变观念、打开思路,全面做好项目对接、洽谈、落地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培养招商业务骨干,提升招商引资专业能力。要梳理完善产业图谱,精准画像重点企业,健全完善动态更新的企业清单,更加主动走出去,加大力度招商引资,通过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展会招商等形式,引进带动一批优势项目落地开发区。要招大引强,坚持向“新质”迈进,紧盯央企国企、头部企业等重点领域,瞄准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大力招引一批高端、高质的重大产业项目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挖掘潜力,抓牢本地企业增资扩产,全面梳理本地企业的需求和意向,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二)蓄力发展,强化产业培育。要聚焦新能源光伏、新能源汽车、非金属矿物制品三大产业,围绕中环、国晟、合众、坤泰、海螺等重点企业延链补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要重点培育智能化、高效能光伏电池组件制造上下游产业,促进上下游配套产业主体、要素、利益深度绑定;主动融入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体系,突出混动变速箱、增程器、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产业链纵深发展;依托新港综合码头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通过多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园区产业综合实力。要坚持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以企业数字化改造为抓手,加快推进企业产品研发、扩大产能、降本增效。

(三)统筹利用,盘活存量资源。要促进土地资源要素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通过收购腾退、增资改造、转让重组、司法处置等方式,大力开展闲置低效工业用地清理处置工作,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示范县建设,着力化解发展空间趋于饱和与闲置低效工业土地之间的矛盾。要高效利用现有标准化厂房,科学分析市场需求、精准谋划招商项目,通过引进轻工业项目入驻,推动工业上楼,进一步提高厂房容积率;积极探索孵化器、实验基地、研发中心等使用场景,大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同时规范招商引资项目准入、清退机制,强化项目全过程管控,严控闲置、低效用地增量。

(四)科学规划,做好园区配套。要结合开发区调区成果,坚持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原则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园区承载能力。加快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改扩建等项目建设进度,保障基础设施尽快投用。要及时对园区现有供电、供水、污水管网、网络等设施进行评估,对损坏、老化、落后的部分进行维修、改造、升级,更好服务园区企业。要充分考虑现代化工业企业需求,着力建设智慧园区,推动信息化深度赋能园区企业,通过电子信息、软件服务业、云计算等方式,推动园区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提升园区信息化综合服务能力。

(五)精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要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强包保联系机制,充分运用营商环境包保平台,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现场办公活动,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响应诉求。要依托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建立健全登记注册、土地报批、项目立项、工程建设等各个阶段为企业全过程服务咨询机制,推进涉企审批事项“一次办结”落地落实。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统筹协调,全方位提升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发挥平台公司市场化运营作用,帮助园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为开发区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025年,开发区经济发展任务重、挑战多,全区上下要以忠诚为本、发展为重、实干为要,持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发区篇章。

一是强化政治铸魂。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开发区见行动”闭环落实。二是强化效能建设。要把抓落实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折不扣抓落实,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担当任事,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是强化正风肃纪。持续推进清亲政商关系建设,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格执行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筑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坚决反对和惩治腐败,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制度建设。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