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晚上7点左右,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接110指令,在大兴镇有群众捡拾一只鸟,送到大兴派出所请求救助。该所立即安排民警余永亮、薛飞前往救助。
到现场后,见到野生动物(类似鹰)后,立即联系了安徽省龙栖百鸟园郑从容园长,通过照片核实,鉴定这种鸟的种类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容不得半点马虎。该所民警知道动物保护级别后,立即将被救助的白尾海雕带回所里,专人看守并观察其状态。
当日晚11时30分,郑从容园长一行3人驱车赶到。见到白尾海雕后,对它进行了详细检查,为了不耽误治疗,及时办理了交接手续,这只白尾海雕被连夜送往合肥救助。
郑从容表示,他与动物打交道的多年,这是第二次亲眼见到白尾海雕。第一次见到,还是在1999年,那时候他刚到逍遥津动物园上班,动物园的猛禽笼里有一只金雕和一只白尾海雕养在一起,自从那只白尾海雕去世后,他在也没见到过活的白尾海雕了。据他介绍,这是一只亚成白尾海雕,年龄相当于人类的少年期。这种鸟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格陵兰岛,越冬于朝鲜、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在我国东北部也有发现。
白尾海雕尤其喜食鱼类,冬季,北方湖面冻结,它们就会往湖面尚未冰封的南方迁徙。 郑从容说,“白尾海雕属于猛禽,飞的又高又快,一般来说,常人很难猎捕到,而这只鸟,能够被当地农户捉住,说明身体可能有异样,需要详细检查。一般来说,导致猛禽呕吐的原因有两点,一种是吃饱了之后受了惊吓,还有一种就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比如吃了被人们毒死的鼠、鸟和鱼而发生二次中毒。” 而这只白尾海雕呕吐的原因,郑从容表示,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知晓。
据悉,白尾海雕(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是鸟纲、鹰科、海雕属的大型猛禽,体长84-91厘米,翼展可达2.5米。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繁殖期间尤其喜欢在有高大树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带。白天活动,雄鸟和雌鸟的叫声明显不同(也有学者认为“在河之洲的关关雎鸠就是白尾海雕”)。常单独或成对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飞翔,冬季有时也有3-5只的小群在高空翱翔。主要以鱼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发现鱼后用爪伸入水中抓取。此外也吃野鸭、大雁、天鹅、雉鸡、鼠类、野兔、狍子等,有时还吃动物尸体,甚至捕杀海豹等海兽的幼崽。繁殖期为4-6月,喜在高大的树木上营巢,如没有干扰的话,能连续20年或者更久利用同一个巢,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但往往只能养活一只雏鸟。雏鸟和成鸟的颜色大不相同,尾巴并不是白色,嘴巴也是黑色而不是漂亮的明黄色。白尾海雕等大型猛禽寿命很长 ,所以性成熟也比较迟,雏鸟需要将近5年的时间才能把羽毛慢慢的变成成鸟模样,发育成熟,繁衍后代。所以这只海雕还是个宝宝,并没有长出它们家族的标志性特征。白尾海雕在绝大多数地方是候鸟,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格陵兰岛,越冬于朝鲜、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在安徽一般属于冬候鸟。是波兰的国鸟,也是我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