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青蓝”点亮生命之光

编辑日期:2025-08-20 15:13信息来源:凤台县融媒体中心作者:齐勇 李娟 刘宇阅读次数:字体【  

7月22日,安徽省立医院的一间病房里正进行着一场特别的“生命接力”。凤台县公安局民警徐跃,正在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这份带着温度的“生命种子”,将跨越千里,流向一位素未谋面的外省青年,为他点亮生的希望。

这个46岁的男人,身上有太多值得铭记的身份:退役军人、基层民警,而今天,他又多了一个名字——生命捐献者。就在几天前的红十字会欢送会上,作为当地第8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的故事让在场每个人都动容。

这份善意早在2020年就埋下了种子。那天徐跃去无偿献血,听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讲解后,当即留下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这几年,他累计献血超3000毫升,“奉献”两个字,早被他写进了日常。

2025年6月,一个电话打破了平静——他的血样,与一位小他20岁的造血功能障碍患者初配成功。“需要我做什么,我都配合。”徐跃的回答没有半分迟疑。他利用休息时间,开几十公里车去定点医院,完成了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徐跃告诉记者:“接到配型成功电话那天,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太好了。讲实话,2020年留血样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就是觉得能帮助他人总是好的。现在能够挽救一个生命,心里比啥都高兴。”

对46岁的他来说,捐献并不轻松。即便项目年龄上限是55岁,注射动员剂后的不适还是让他整夜难眠。但他总想着:“能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这点难受算什么。”

这份为民的热肠,早就刻进了骨子里。1998年长江洪水,刚入伍的他在堤坝上守了38天,用青春筑起防线。2006年转业从警,脱下“军营绿”换上“藏青蓝”,制服变了,那颗为民的心却从未变过。

2021年到张集派出所主持工作后,面对矿区复杂的治安形势,他只认准一个理:把群众刻在心上,再难的事也能做好。徐跃所在辖区里独居老人多,有次接到外地报警,说老人失踪了。徐跃盯着监控看了一整夜,终于在偏僻水沟边找到昏迷的老人,连夜联系救助。报警人在电话里哭着道谢,他只说“这是应该的”。还有2023年那个傍晚,一对夫妻急冲冲来报孩子失踪。徐跃带着人找了五六个小时,监控、走访都没线索,他就打着手电筒在黑夜里一处处搜,最后在废弃鸡棚里找到了熟睡的孩子。那一刻,再累都值了。

徐跃说:从我脱下军装到穿上警服,虽然颜色变了,但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这根弦没有变,我始终认为在小的事搁群众身上都是大事。我最开心的就是走在街上,大家能够笑着跟你打招呼拉家常,我感觉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从警这些年,岗位标兵、优秀党员、集体三等功……荣誉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守。

从军营到警营,从保家卫国到守护一方,徐跃用行动告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平凡的岗位,也能写出最动人的人生篇章。





初审: 余华楠 复审:徐艳友 终审:常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