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皖北南部的凤台,是全国深井采煤第一大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近日,凤台县县长李大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地区,凤台锚定“两地三区”战略定位,以转型为纲、创新为要、民生为本,向新而生、破局而立,奋力书写资源型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时代答卷。2024年GDP达396.6亿元,增长5.6%,增速在全省同比前移9个位次。
“兴产业、强支撑,不断汇聚转型升级的‘势’与‘能’。”李大庆说,为破解“煤电独大”产业困局,凤台把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发展关键所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凤台县抓产业引育,顶格推进“双招双引”,创新“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社会化基金”招商新模式,吸引国晟异质结、中环低碳新能源、坤泰汽车等一批三十亿级、百亿级新兴产业项目接连落地投产。抓资源盘活,抢抓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建设机遇,盘活近5万亩沉陷水面,推动风光储产业一体化发展,总投资40.5亿元的4个水面光伏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采煤沉陷劣势正步步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抓延链强链,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保持全市领先、皖北靠前,先进光伏和高效组件产能居皖北首位。2024年,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分别大幅增长55.3%、526%,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变强”。
下一步,凤台县将加快打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两个百亿级,绿色食品、新材料两个五十亿级的“2+2+N”新兴产业体系,推动凤台由煤炭工业大县向智能绿色制造强县转变。
“搭平台、聚要素,持续激发开放创新的‘变’与‘进’。”李大庆告诉记者,凤台县推深做实与上海市颛桥镇、江苏省仪征市结对共建,今年新签约长三角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52.9亿元,同比增长53%。随着新港综合码头建成运营、S63怀凤高速全线贯通,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 “高速通道”更加宽广。高标准赋能园区,把凤台经济开发区作为转型发展主阵地,持续抓改革、扩能级,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园,打造高能级产业承载平台。
凤台县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开展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中环低碳—阳光新能源光伏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成立,坤泰混动专用变速器2DHT获第四届世界十佳混动系统称号,“复旦国金—淮南市凤台县新能源产业科创人才飞地”作为全市首家科创人才飞地在上海启用。
“修颜值、提品质,奋力增进民生福祉的‘美’与‘乐’。”李大庆说,凤台县统筹城乡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双轮驱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高标准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高水平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厚植生态底色,统筹“七河三湖”生态治理修复,以点带面推进绿美江淮行动,一体推进采煤沉陷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扛牢民生责任,做好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全省最大的凤凰湖安置区,已有近5万名群众迁入新居。同步配套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凤凰湖工业产业园,让每位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李大庆表示,凤台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往前赶’工作要求,在攻坚产业转型、改革创新、民生保障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打造资源型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示范样板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