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李冲回族乡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将推行“一线工作法”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破解发展难题、夯实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推动力量向一线倾斜、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融合、成效在一线检验,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筑牢了坚实的实践根基。
坚持领导带头,力量下沉到一线。该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深入村庄、企业、田间地头、项目建设现场,为各项工作“把脉问诊”,解决问题。全乡干部职工走出办公室,将工作阵地前移,通过包村到户、重点任务包保到人等形式,确保每个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都有力量覆盖,真正实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项目“零距离”。
聚焦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一线。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环境整治、民族团结、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将“办公室”搬到问题现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交通、污水治理等急难愁盼问题,现场研判、现场协调、现场督办,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限时解决反馈。
密切联系群众,感情融合在一线。为顺利推动李冲回族乡集中屠宰场施工建设,该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村民征求意见会、议事会等,邀请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主动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力推动中心工作顺利完成。依托流动式“党建小院”为载体,通过“小板凳”释放“大能量”,着力打造组织生活常态化、服务群众精准化、基层治理多元化新格局。下沉干部们还结合农村群众早出晚归的特点,通过“红色电影下基层”“反诈宣传”等平台,开展夜间普法知识宣讲、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村民的家长里短、急难愁盼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强化实干实效,成效检验在一线。李冲回族乡以实效为导向,倒逼下沉干部必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有力推动了各项决策部署在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长1400米的毛闪路历经三个月改造后正式焕新,不仅成为民生“幸福路”,更因独特的山水景观变身徒步骑行爱好者的“网红路”。集民族文化展示与群众休闲于一体的李冲回族乡文化广场也将于近期全面竣工。一桩桩,一件件为民实事,实实在在架起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下一步,李冲回族乡将继续深化“一线工作法”的实践运用,不断探索完善长效机制,将其转化为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和显著优势。
初审:张文慧 复审:徐艳友 终审:常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