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里,牢记使命,砥砺奋进;
十年里,栉风沐雨,苦干实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集镇进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快车道”,经济社会发展亮点频现,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落实,一件件民生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群众的梦想逐步变成了现实,人人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一组截至目前的统计数字,见证桂集镇的发展:
——全年财政收入3400万元左右,实现年均增长9.8%;
——镇内“四上”企业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亿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6元,实现年均增长9.7%。
闪亮的数字,彰显的是历届桂集镇党委、政府牢记嘱托,团结带领全镇干群接续奋斗的结果。十年里,该镇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中心工作持续发力,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政策红利叠加释放、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区位优势不断彰显,全镇干群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近日,记者在桂集镇大王村采访时看到,五保户王德路家的老房子居然被翻修得焕然一新,他正在自家新房子后面的小菜园里忙着种菜,嘴里哼着小曲,见到记者再次来到他家采访,热情地打开了他家的房门,请记者参观自己的新家。
60多岁的王德路是大王村的五保户,因患有高血压,干不了重活,本来不多的收入,还需要长期负担药费。几年前他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坍塌,便一直无力新建,只能借住别人的老房子。
“一户一策,因需施助”,在了解到王德路眼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时,村里积极帮助他成功申请了危房改造指标,妥善解决了他的难题。
走进王德路家的新房,只见两间新房窗明几净,自来水接进了屋里,屋后的大菜园里种满了各种蔬菜。王德路告诉记者:“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桂集镇班子成员给我送来了大米、衣服等生活必需品,现在又帮助我新建了房屋,让我有了一个新家。”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桂集镇全民脱贫、全面小康的一个真实写照。
“民生是人民的幸福之基、社会的和谐之本。”据桂集镇党委书记丁秀艳介绍,桂集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39户、1194人,截至2020年底,已全部脱贫。2014年,全镇申报确定王圩、童徐、洼刘3个贫困村,2016年王圩村、童徐村出列,2017年洼刘村出列,2017年年底全镇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党的十八大以来,桂集镇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常抓不懈,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迈进。
农业农村蒸蒸日上
“儿子媳妇外出务工,在‘大托管’模式的支持下,俺家20亩承包地不仅没撂荒,每年还能获得几万元的收入。”桂集镇洼刘村村民李翔高兴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集镇充分发挥农机、农技合作社的科技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托管式农业服务,不断延长服务链条,让越来越多的农户种地有了“田保姆”,使全镇粮食种植科技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增产、增效明显提升,也给凤台县农业全程化托管试点带了好头。目前,全镇有一半以上土地实行了全程托管,使农民种田不再有难题,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十年来,桂集镇积极探索农业‘双减’模式和优质高效绿色栽培模式,粮食产量实现连年大丰收,围绕‘东果、中菜、西鱼’总框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加工、包装、运输、餐饮等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及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桂集镇镇长孙涛告诉记者。
——全镇共有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省级著名商标2家。
——先后荣获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竞赛“优质果品大赛”铜奖,“安徽省第六届优质果品展评”二等奖等荣誉。
乡村振兴熠熠生辉
“旧墙翻新”留住老韵味、巷尾墙画赏心悦目、规划齐整各具特色……眼下,走进桂集镇各个村庄,一幢幢农房焕然一新、错落有致。这是桂集镇大力推进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桂集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统筹考虑各村的自然条件、发展水平、产业特点、历史传统等因素,在特色产业、生态环境、乡风民风等方面打造亮点,探索实践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通过开展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该镇形成了村庄清洁、水体清澈、空气清新的共建共治共管共享格局,切实提升了村容村貌整体形象和农村人居环境品质。
“文化广场建成了,环境卫生好了,村村通道路也平整了……”细数着十年来身边的变化,家住福镇村的村民王丽脸上笑意满满:“村里环境好了,我们的幸福感更强了!”
2020年,桂集镇被评为淮南市第四届文明乡镇,殷岗社区、福镇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大王、童徐、王圩等7个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才能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十年来,桂集镇坚持龙头引领,示范带动,高端聚集,释放以园区为圆心的辐射效应,推动形成镇域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态势,以凤台日福面粉工贸有限公司、淮南市久祥米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为龙头,有效带动周边企业发展,现已形成拥有米面加工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12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7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是全省最大的粮食深加工生产基地。
回望十年,桂集镇发展硕果累累,全镇人民勠力同心、勇于拼搏;展望未来,桂集镇发展潜力巨大,全镇人民群情振奋、充满信心,广大干群将携手同心、顺势而为,必将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向着实现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桂集建设目标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