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展美好乡村新画卷

——来自大兴镇的报道

编辑日期:2022-11-17 09:48信息来源:凤台县融媒体中心作者:红颖阅读次数:字体【  

去过大兴,会让你想念这个地方;

住在大兴,是分不开的乡亲,是忘不了的乡情;

留在大兴,是对家乡土地的至深眷念,更是为实现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的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兴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短板,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绘就了一幅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活美好的壮美画卷。

在这画卷中,蜜薯飘香、稻粱丰硕;在这画卷中,绿屏掩映、生态醉人;在这画卷中,乡风淳朴、返璞归真;在这画卷中,村美民富、幸福和谐……              

数说十年 凭成就骄傲

十年来,大兴镇人均纯收入由8130元增加到16200元;财政总收入由180万元增加到895万元。2021年新增工商实体350余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全镇371户913人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贫困村2个赵王村、后王村全部出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凤台牧原农牧公司大兴镇生猪养殖场和凤台牧原农牧公司大兴镇生猪繁育场建成投产,茨淮新河沿岸新能源风电项目前期勘探步伐加快,全镇路桥老旧改造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关乎民生福祉的农村改厕、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逐步推进。

——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持续扩大。采取“一保底、二固定、三分红”灵活的托管模式,农业全程托管面积达7200亩,农业菜单式托管4万亩。新增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家,开展机耕机收服务面积15万亩次、机插秧面积4.3万亩、飞防面积25万亩次,社会化服务面积达42万亩次。

——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镇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7%,农机装备和保有量连续九年稳居全县前列。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80人,合作社专业性人才35人,专业种粮大户122人,植保无人机操作手46人,农民技术员22人,培训具有产业发展的脱贫监测户108人,全镇拥有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农机驾驶操作证书等各类新型职业证书的人数达到1200人。

——农田水利持续投入。完成投资53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1200万元的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农田水利基础。

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金秋像一幅画,更像一首诗。走进茨淮新河八一林牧场,新翻的土地上,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花生、红红润润的红薯静静地躺在泥土中,散发着秋天特有的清香,吸引着游客慕名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我是第一次摘花生,老师向我们普及了花生生长的过程和营养价值,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爱护庄稼。”近日,在八一林牧场,县实验二小三年级学生陈心如表示,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这次实践活动很有意义,大家不仅体验了采摘的乐趣,还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大兴镇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复合经营,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利用八一林牧场的生态改善在产生效益的同时,也为发展森林旅游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建设了水上餐船、木屋休闲别墅、农家乐旅游等项目。按照旅游部门要求,八一林牧场完善了游客接待中心、志愿者服务站等,节假日前来休闲游玩的游客日渐增多。

生活成为风景,风景成为生活。仲秋时节,漫步在大兴镇香山中心村,道路干净整洁、环境井然有序、园区产业多元、文化广场设施齐全,一个生态宜居的村庄正逐渐呈现在众人面前。

近年来,大兴镇以实施乡村振兴为目标,将美丽村庄建设与生态环境、人文乡愁、农旅产业等相结合,突出石板路、野草地、小菜园、本土树种等原生标志,保留农村的乡土记忆。因村因地加强传承保护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突出抓好产业和风景并重,整合农村土地、山林资源,规划产业地块,真正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逐步建成回归自然生态、体验农耕乐趣的“世外桃源”。

科技赋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看见了吗,俺这屋顶上装了几块光伏板,每天发电并到国家电网。什么都不用做,每年就有一千多元收入。这是政府里给俺们这些生活困难户谋的福利。”在各项帮扶措施中,大兴镇赵王村的脱贫户颜引娣对光伏发电尤为满意。

曾经,在颜引娣的眼中,天是灰暗的,脆弱的心中总是淅淅沥沥下着雨,看不见阳光。自从丈夫几年前车祸去世,她一人拉扯两个孩子,劳心劳力、经济拮据,仿佛看不见光明,绝望在无边蔓延。如今,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村里的各项扶贫措施和民生工程为她的生活点亮了“希望之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兴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巩固脱贫质量。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61户、1047人,已全部稳定脱贫。2个贫困村赵王村、后王村出列。实现了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全面消除,乡村巨变让乡亲们喜笑颜开。

该镇动态更新制定“一户一方案、 一人一措施”,生活困难户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实现“不愁吃不愁穿”。 2016年至今,全镇享受健康脱贫“351”“180”政策3664人(次),补偿报销1144.4万元,有效防止贫困户因病返贫、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资助全面覆盖。

自2016年以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累计投入600余万元,覆盖16个行政村,全面完成贫困户家中自来水应通尽通工作,水质检测全部合格。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4个,投入扶贫资金365万元,项目分红总金额86.6万元,累计带动贫困户1226户次。为220户脱贫户安装了户用光伏电站,每户年增收1200元。大力实施特色种养业产业直补项目,累计发放补助资金 64.2万元,带动633户贫困户自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资金投入278万元,新建赵王村生产生活道路3.5公里、后王村生产生活道路2.4公里、赵王村休闲垂钓园1个。

农业托管 丰收丰产新路子

大兴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把新的经营方式和先进管理理念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无缝对接起来,不断加强舆论宣传,理顺工作机制,强化指导实施,扎实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工作,积极探索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营造了发展农业生产托管的良好舆论氛围。2021年在界西、香山和闫湖村完成农业统一托管2600亩,在午季小麦托管生产中,小麦平均亩产1050斤,高于全镇平均产量60斤。

建立合作社和村党组织工作推进机制。将全镇16个村和17家集体经济合作社纳入其中,并将界西、香山和闫湖村作为农业生产统一托管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镇。2021年把优质粮项目、统防统治项目和农田水利项目向统一托管经营区倾斜,全镇投入资金30余万元,用于统一供种、统一飞防,为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调整优化全镇粮食生产结构,提升优质粮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通用粮食生产向优质专用粮食生产转型。2021年实现粮食总产量6.8万吨,其中5万亩优质稻亩产量达750公斤,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大力支持农业合作社参与创建,采取市场化服务,到目前全镇服务粮食生产的合作社达25家。在粮食生产工作中,围绕农业生产“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开沟、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统防统治、统一机收、统一订单收购 +统一托管经营”等模式,5.8万亩优质粮生产基地全部由农业合作组织服务。解放农村劳动力1万人外出务工,创造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服务农户数15000户以上,占全乡总户数的90%。

立足禀赋优势,借力科技赋能。

“下一步,大兴镇将立足茨淮新河八一林牧场、闫湖美丽乡村等打造绿色生态乡镇,打响生态旅游靓丽名片,谱写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壮丽篇章!”大兴镇党委书记李伟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