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编辑日期:2021-05-19 10:05信息来源:凤台县人民政府阅读次数:字体【  

凤台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缘。北界蒙城县,东连淮南市,南与寿县接壤,西与颍上县、利辛县毗邻。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42公里,总面积1095.62平方公里(含焦岗、夏集、毛集3乡镇的土地面积)。19493月,豫皖苏六地委撤销,改为中共阜阳地委,凤台县划归阜阳地委管辖,属安徽省阜阳地区;1949年全县总人口34.7万人,全县区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8万亩。1970年凤台县行政区划由38个人民公社、1个城关镇,改减至19个人民公社、1个城关镇,其余19个人民公社划属于阜阳地区利辛县、淮南市潘集区,此时凤台县属面积1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4万亩。1977年凤台县划属淮南市管辖2017年全县1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6万亩,人口80.6万人。县属11个镇,5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

凤台县历史悠久。西周时为淮河中游的州来古国。春秋时期,楚国势力侵入,成为楚国的州来邑。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楚然丹筑城于州来;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楚灵王率兵到州来。周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灭州来。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吴王迁蔡国于州来,改州来为下蔡。秦统一中国后置下蔡县。西汉属淮南国。后为沛郡。三国两晋属淮南郡。晋末迄陈,南北分裂,境内多城戍、多侨郡。五代十国,显德四年(957年),周世宗柴荣攻克寿州,移州治于下蔡,下蔡遂名寿州,原寿州为寿春县(今寿县)。北宋因之。南宋与金划淮水中流为界,下蔡为金之寿州,寿春为宋之寿州,故有“南、北寿州”之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寿春县、安丰县、下蔡县废,并人寿州。清雍正十一年(1732年)置县,因县境内有凤凰山而得凤台县名,与州同城治理。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一日,经清廷各级具奏,认为凤台县治与寿州同城无益,县治移于下蔡。下蔡遂名凤台。

凤台县历史上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一方热土,到处闪耀着中华古老文明的辉煌。战国时有甘茂、甘罗,三国时有周泰。宋时有吕夷简、吕公著、吕本中三代宰相;明代有方震孺。近代及现代有著名医理学家侯宝璋,革命烈士吴宝才、阎世华等。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凤台人民群众进行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斗争,在凤台革命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在凤台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学生为先导,教育会、商会及凤台县各界人士召开大会,进行示威游行,实行罢课罢市,一个“爱我中华,驱逐列强”的爱国宣传运动在凤台持续了几个月。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思想,使凤台人民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一部分有进步思想的凤台籍学生先后在上海等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他们受党的派遣不断回凤台进行革命活动,传播马列主义,为凤台县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7年7月5日,汪精卫在武汉继蒋介石之后,叛变革命,我党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当时在武汉的中共安徽省临委决定成立中共寿(县)(台)临时县委员会派在武汉的寿凤籍党员近20人回家乡开展革命斗争,曹广化书记。192712月,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凤台籍共产党员受中共中央军委的派遣到寿县柏文蔚部开办学兵团,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组织革命武装力量。1928年3月,寿凤临时县委解散,成立寿县县委继续领导凤台党的工作。1928年2月,在白塘庙成立了凤台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凤台特别支部(化名冯德芝)。1929年8月30日,中共凤台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以刘启元为书记的中共凤台县委,全县建立3个区委,11个支部。同年10月12日,因阜阳中心县委迁到凤台(上窑、下窑),凤台县委解散,中心县委直接领导凤台党的工作。1930年6月,阜阳中心县委迁离凤台,中共凤台县第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凤台县委。此后,凤台县委领导成员又多次改组,隶属关系也变动多次。1934年10月,王介佛、程东方、吴云、唐志远、廖付泽、仇西华、刘维钦,涂仲庸等先后担任县委书记。这期间,党的基层组织得到很快发展。1928年2月,在白塘庙成立了凤台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凤台特别支部(化名冯德芝)。接着王圩孜、廖家湾、高皇、姚皋店、刘庄等地先后建立了党组织。到1929年8月,凤台县委成立时,全县建立3个区委,11个支部。此后,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党组织虽遭到破坏,党领导的革命运动遍及城乡,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到1932年6月,全县共建立5个区委、4个特支,党员260人。

遵照党中央确定的“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凤台县委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和武装暴动。为了动员群众发展壮大自己的队伍,凤台县委首先加强了革命宣传工作,开办“平民夜校”、“补习班”等传播革命思想,培养进步青年,发展党员。1930年5月1日,分别在桂集、田家庵、大通举行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游行,共产党员和各界人士在会上讲话,明确提出工农兵群众联合越来,打倒地主豪绅、打倒资本家、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九.一八”事变以后,县委发表宣言,组织抗日救国会,于1937年9月在祁集召开了万人抗日群众大会。

为了加强党的宣传工作,1933年6月,县委创办了《皖北红星》半月刊,宣传革命思想,指导革命斗争。党组织用各种形式把人民群众组织越来,农民协会、贫雇农协会、妇女协会、互济会、农民互助会、穷人会等革命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在广大农村纷纷建立。全县有4个区、50余村建立了农民协会。同时,党还在大通煤矿和凤台县城分别建立了工会,在国民党自卫团中成立了“士兵夜校”。凤台县委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中,积极领导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把矛头直接指向地主豪绅和各种反动势力。如1928年廖家湾“六六”雇工罢工,1929年白塘庙雇工罢工,1930年廖家湾“一.一五”斗争1931便峡段淮河民工罢工和遍及凤台广大农村的反饥饿斗争

凤台县委在领导群众斗争的同时,十分重视抓革命武装。1930年9月17日,凤台县委领导了白塘庙4000多名农民互助会员举行了武装起义。他们手拿大刀、长矛,组成10个暴动大队,计划暴动后组成游击队,开展革命武装斗争,但当天下午,暴动队伍被国民党县常备队镇压下去。1931年1027日,凤台县委和寿县县委决定成立寿凤游击大队,11月3日寿凤游击大队在中央军事特派员和寿凤两县县委主要领导人率领下,到黄家坝参加当地农民举行的黄家坝暴动,被国民党地方武装和红枪会包围。游击队和敌人激战3个多小时,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中央军事特派员李英和凤台县委书记唐志远、县委委员程东方等83人在暴动中壮烈牺牲。1934年10月,白色恐怖极端严重,在国民党反革命围剿和党内叛徒的出卖下,县委多数领导人被捕入狱,基层组织也受到严重破坏,凤台党组织活动这时被迫停止。

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员孙广贤、丁文山等先后被释放出狱。他们回到凤台后,着手联络共产党员,开展抗日斗争。19384月,经中共安徽工委批准,成立中共凤台县委。孙广贤、丁文山、廖多沂先后任县委书记。1939年6月至9月,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一部东征淮上,到凤、怀远地区打击日伪势力,发展抗日武装。1940年7月,彭雪枫部二次挺进淮上,深入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同时,豫皖苏区党委决定改组凤台县委,陈元良任县委书记,同时成立了凤台办事处,张太冲任主任7月14日,陈元良率一个营进驻潘集。1941年1月31日凤县办事处改为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张太冲改称县长。凤台县党政领导机构的建立,加快了凤台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1940年9月开始,县委对党员普遍进行审查登记,并进行训练,以纯洁党的队伍,提高党的战斗力。同时吸收了大批优秀分子入党。到1940年底,全县先后建立了5个区委,4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75人。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开辟新区,建立各地抗日民主政权。凤台县委建立了以潘集为中心,东自高皇,西到尚塘,北到怀远县万福集,南到架河,有360平方公里、20万人口的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建立了5个区政府,23个乡政府,根据地内实行民主政治,开展了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等党和政府通过各种形式最广泛地把人民群众组织越来。全县先后建立了各级农民抗敌协会,妇女抗敌协会,青年抗敌协会和儿童团。

县委还加强了统一战线,建立了县、区行政委员会,把各阶层抗日爱国人士按“三.三”制原则吸收进来,参加根据地工作和抗日斗争。凤台县委在开辟和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中用主要力量进行武装建设,开展武装斗争。1940年7月,县委首先组建保安大队,接着在区、乡建立区队和乡队,并将大批优秀战士输送给主力部队。同年10月,县建立了不脱产的农民自卫团。凤台县抗日民主根据地形成了一支有主力部队、地主武装和农民武装相结合的战斗力量。他们不仅担负着对日伪军进行游击战争的任务,而且还要抗击国民党反共顽军和地方反动武装的进攻。先后进行的较大战斗有:1940年10月歼灭红枪会的战斗;同年12月苏涂村战斗 ;1941年2月板张集战斗等。国民党爱国官兵,为了抵御日军的侵略,浴血奋战,可歌可泣,有不少人壮烈牺牲在抗日战场上。1938年2月初,侵占蚌埠、怀远的日军东渡淮河、 西淝河向上游进犯,国民党第五十一军奋起抵抗,淮南矿区保卫战拉开序幕。2月5日,日军占领上窑。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第三十一军一三八师与日军展开激烈交锋,毙伤日军200余人。4月,日本侵略军先后在乌鸦山、东小山等处,被国民党第四十八军阻抗。从2月初到6月初,在长达4个月的激烈战斗中,中国军民与日军展开了英勇搏斗,毙伤日军近千人,迫使日军数月无法推进。1940年5月22日,国民党安徽省保六团在凤台三里沟设伏,当日军进入伏击圈时,保六团步枪、机枪齐发,毙伤日军100余人,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2月中旬,国民党顽军30余万人向我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发起大规模进攻,凤台地处反顽斗争最前线。凤台县委领导根据地军民,用鲜血和生命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4月,奉上级命令,凤台县委率党政军干部分两批撤到津浦路东,留下少数同志坚持地下斗争。1943年9月,留下坚持地下斗争的党员王怀友等组成中共凤台县工作委员会,王怀友为负责人。

1945年8月,全国解放战争开始。1946年6,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中共豫皖苏三地委为了推动国民党统治区的群众斗争,1946年11月决定了中共涡淮工作委员会,崔剑晓书记,领导凤台和怀远部分地区党的工作。工委机关先后设在凤台的三官庙和白塘庙。工委成立后,立即审查恢复白塘庙、王圩孜两个党支部,并开展秘密工作,发展了党员,扩大党的队伍,培养了一批党的骨干力量;建立隐蔽点,开展党内交通联络,打入国民党内部。1947年5月,涡淮工委奉命撤销。

1947年秋,全国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11月,中共豫皖苏六地委决定开辟凤台县成立中共凤台县委,郑淮舟任县委书记、丁文山任县长。11月下旬,郑淮舟、丁文山率领8名工作人员7支枪,由分区十一团护送进入凤台境内途中在阚疃集和八里庄与国民党武装接火,取得胜利,进驻到白塘庙大冯庄与在白塘庙大冯庄坚持地下斗争的白塘庙党支部取得联系,召开大会宣布中共凤台县委、县政府组成及开辟凤台、解放凤台的伟大使命,揭开了在凤台土地上我党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最后决战的序幕。凤台县委、县政府在孤军深入敌人腹地、面对强敌不断围剿的严峻形势下,在坚持游击战争的同时,动员干部、党员深入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建党、建政、建立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从从11月下旬到1949年1月,先后建立了白塘区、清泉区、新河区、金沟区、界沟区、古沟区、潘集区和40个乡。先后建立了7个区政权和40个乡政权,县、区武装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开辟了凤台县城西北到东北的大片解放区,县城解放后,各区队上升到县大队,县区武装发展到6个连。凤台县从西北至东北的大片农村已成了我党的解放区。凤台县委进入凤台境内以后,敌人就多次组织大部队围剿,连驻在淮南的国民党广西军和交警、矿警都出动了。县委指挥县、区武装和豫皖苏军区分区部队采取游击战术,时而集中,时而分散,在运动中寻机歼敌,先后进行了1947年12月的胡桥战斗、活捉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陈馨吾和县参议长张铭诚的战斗;1948年3月的龚集战斗;1948年5月的王圩孜战斗;1948年10月的攻打凤台县城战斗等。在频繁战斗的同时,凤台县委、县政府还做了大量的政权建设和支援前线工作。在县、区乡政权建立之后,很快制定了解放区的财政、税收、商业、物价、金融等政策,加强了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保证了军民供应,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1947年底,县委开办新干部训练班,并组成工作队分赴农村宣传群众、组织群众。1948年春,在清泉区创办了解放区第一所小学,并在这个区进行了土改试点。1948年淮海战役拉开序幕,凤台县委、县政府全力以赴支援前线。

1949年1月12日,在淮海战役胜利的形势下,国民党凤台县政府官员见大势已去,人心惶惶,纷纷逃离。凤台县、区武装在豫皖苏军区分区部队的配合下,1月12日凌晨,战斗打响,豫皖苏军区六分区部队进攻县城北门,县委武装进攻县城西门,国民党守兵料知难守,遂放几枪,弃城渡河南逃。豫皖苏六分区部队及县委武装顺利进城,一举解放凤台县城,群众夹道欢迎。凤台县城解放标志也凤台全境解放。

凤台解放,标志着凤台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定的巨大威力。从此凤台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人翁的姿态,迈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